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玉米 > 玉米粗缩病防治技术要点? 玉米

玉米粗缩病防治技术要点?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选用抗、耐病品种。
选用鲁单50、农大108等抗、耐病品种,并做到连片种植,播期一致。避开灰飞虱传毒高峰期——玉米苗期至6叶期是易感病阶段,夏直播玉米适当晚播。对发病早的地块,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合理施肥、浇水,加强田间管理,促进玉米生长,缩短感病期,减少传毒机会,并增强玉米抗耐病能力。
2、及时清除杂草,改善玉米生长环境。
路边、田间杂草不仅是来年农田杂草的种源基地,而且是玉米粗缩病传毒介体灰飞虱的越冬越夏寄主。杀死田间田边杂草,破坏灰飞虱的生存环境,可显著降低虫口密度。
3、药剂拌种。
在播种时,用40%甲基异柳磷或70%噻虫嗪种子处理剂可分散粉剂均按种子量的0.2%拌种,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2%浸种,可以有效防治苗期灰飞虱,减轻粗缩病的传播。
4、适时治虫防病。
一是搞好特殊环境的灭虫工作。每亩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克,兑水50公斤全面喷药,以压低田间种群数量,阻止病毒传染。
二是在玉米出苗后至6叶期实施全程药控,这是防治玉米粗缩病的关键措施之一,须多次用药,隔5-7天左右施药一次,连用2-3次,做到治虫防病。药剂每亩可选用10%吡虫啉40克加20%异丙威乳油150毫升,兑水40公斤喷雾,做到速效药与长效药相结合。

1.清除地头、垄沟以及田间的杂草,压低灰飞虱虫口基数,破坏灰飞虱的生存环境,减少初侵染源。
2.平衡施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实践证明,增施有机肥,调节氮、磷、钾的施用量,增施锌铁等微肥,搞好配方施肥,能有效减轻该病的发生。
3.采用内吸性杀虫剂拌种或包衣。种子处理试验表明,60%高巧悬浮种衣剂0.4%~0.6%、25%先净悬浮剂按种子量2%拌种,田间试验防效可达70%左右,大田发病明显减轻。
4.玉米出苗后尽快进行喷药防治,可用10%吡虫啉15克,或4.5%高效氯氰菊酯30毫升或48%毒死蜱60~80毫升,对水30~40公斤喷雾。为保证效果,隔7天再防治一次。
5.结合间苗定苗,及时拔除病株,以免成为再侵染的毒源。

玉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MRDV)引起的一种玉米病毒病。玉米粗缩病发生以灰飞虱为传毒媒介,发生轻重与灰飞虱的发生程度紧密相关。据6月12日县植保站调查,春玉米灰飞虱一般密度2-4头/㎡,最高16头/㎡。据气象部门预测,6月份平均气温接近常年,降水量较常年略偏少, 总体气候条件适宜灰飞虱发生,加之玉米粗缩病毒源量大,灰飞虱传毒机率大增。综合预报今年无棣县灰飞虱中等发生,玉米粗缩病中等偏轻发生。综合防治措施如下:
  1、选用抗、耐病品种。
  选用鲁单50、农大108等抗、耐病品种,并做到连片种植,播期一致。避开灰飞虱传毒高峰期——玉米苗期至6叶期是易感病阶段,夏直播玉米适当晚播。对发病早的地块,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合理施肥、浇水,加强田间管理,促进玉米生长,缩短感病期,减少传毒机会,并增强玉米抗耐病能力。
  2、及时清除杂草,改善玉米生长环境。
  路边、田间杂草不仅是来年农田杂草的种源基地,而且是玉米粗缩病传毒介体灰飞虱的越冬越夏寄主。杀死田间田边杂草,破坏灰飞虱的生存环境,可显著降低虫口密度。
  3、药剂拌种。
  在播种时,用40%甲基异柳磷或70%噻虫嗪种子处理剂可分散粉剂均按种子量的0.2%拌种,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2%浸种,可以有效防治苗期灰飞虱,减轻粗缩病的传播。
  4、适时治虫防病。
  一是搞好特殊环境的灭虫工作。每亩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克,兑水50公斤全面喷药,以压低田间种群数量,阻止病毒传染。
  二是在玉米出苗后至6叶期实施全程药控,这是防治玉米粗缩病的关键措施之一,须多次用药,隔5-7天左右施药一次,连用2-3次,做到治虫防病。药剂每亩可选用10%吡虫啉40克加20%异丙威乳油150毫升,兑水40公斤喷雾,做到速效药与长效药相结合。

玉米粗缩病防治策略应强调预防为主、适期早防的原则,应突出以农业防治为主,辅以关键期的药剂防治措施。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完全是由带毒的灰飞虱的传毒所致,因此消灭或避开灰飞虱的传播侵染是预防粗缩病发生的重要途径。

1.清除地头、垄沟以及田间的杂草,压低灰飞虱虫口基数,破坏灰飞虱的生存环境,减少初侵染源。

2.平衡施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实践证明,增施有机肥,调节氮、磷、钾的施用量,增施锌铁等微肥,搞好配方施肥,能有效减轻该病的发生。

3.采用内吸性杀虫剂拌种或包衣。种子处理试验表明,60%高巧悬浮种衣剂0.4%~0.6%、25%先净悬浮剂按种子量2%拌种,田间试验防效可达70%左右,大田发病明显减轻。

4.玉米出苗后尽快进行喷药防治,可用10%吡虫啉15克,或4.5%高效氯氰菊酯30毫升或48%毒死蜱60~80毫升,对水30~40公斤喷雾。为保证效果,隔7天再防治一次。

5.结合间苗定苗,及时拔除病株,以免成为再侵染的毒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