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薯类作物 > 其他薯类 > 如何防止种薯退化? 其他薯类

如何防止种薯退化?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选择高纬度、高海拔、风力大、天然隔离条件好、气候冷凉的地块种植,生产过程中及时拔除病株并适时早收,是减少病毒再侵染的主要措施。拔除病株应在齐苗后传毒蚜虫发生以前开始,每隔7~10天进行一次,将病株小心装入专用袋中以防病株和健株接触,同时清除病株地下部的母薯和新生块茎。有翅蚜迁飞期过后10~15天灭秧或收获,能有效地阻止蚜虫传播的病毒向块茎中转移。

马铃薯受气候,栽培环境条件影响,特别是在高温多湿的南方经一段时间种植,又在高温条件下贮藏,很容易发生退化,年年需去北方调种,使马铃薯生产发展受到障碍。那么,怎样防止马铃薯种性退化,解决就地留种问题呢?

  一、采用四选 在选种方法上采用四选,保持种性。1、丘选。在马铃薯收获前的大田中选留种田,一般以选沙质壤土,全田生长齐整,无病虫害及退化株少,无干叶死丛,生机旺盛的作留种由。留种田一般要比普通大田适当提早收获。2、株选。在马铃薯收种前7—10天,按良种株标准严格选择健株,先插好选种标志,找晴朗天气进行收获。3、薯选。选结薯蒂较长,薯形端正椭圆,皮色光滑,着生蒂处色泽鲜明,芽眼较大,且分布均匀,无害虫咬伤的中等薯作种。但留作秋种的,因秋种高温不能切块,可留略小的做种薯。4、芽选。注意选顶芽粗壮,无虫害的,芽瘦弱的要淘汰。这种优中选优的办法,效果很好,种性比较稳定,种后生长匀整,种薯退化少,产量高。

  二、春种秋植,复壮种性贮藏期长,种薯养分大量消耗,种芽老化,生活力下降,是马薯铃就地留种退化的重要因素。根据水稻翻秋复壮的原理用春种薯作为秋种和早冬植用种,缩短种薯贮藏期,用秋植办法大量繁殖薯种复壮种薯,作为解决晚冬植及春植的薯种。这样通过春种秋植的栽培制度,达到解决大面积用种和保持良种年年高产的目的。秋植是在“秋分”前后种下,选排灌良好的较肥的沙质壤土进行种植。种植种薯一般采用较小的,不切种薯,否则遇高温下雨易霉烂。一般“小雪”前后可收获,生育期55.60天。这样收下的种薯经过20多天的催芽处理,在“冬至”前便可进行冬植,春分后可收。春植留种应在“立春”前后种下,“立夏”前收获。生育期100天左右。马铃薯是喜肥水的作物,注意肥水管理,特别秋植时,由于气温高,生育期短,更应加强管理。采用种菜的办法,“少灌勤浇,早晚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阴凉。施肥上做到施足基肥,适施磷钾肥,追肥采取“勤施薄施”方法,促进个体发育良好,减少种性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