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兽医兽药 > 大肠杆菌病的防治? 兽医兽药

大肠杆菌病的防治?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科学饲养管理

禽舍温度、湿度、密度、光照、饲料和管理均应按规定要求进行。

2.加强消毒工作

(1)种蛋、孵化厅及禽舍内外环境要搞好清洁卫生,并按消毒程序进行消毒,以减少种蛋和雏鸡感染大肠杆菌及其传播,避免污染孵化室。

(2)防止水源和饲料污染:饮水中应加消毒剂,如含氯或含碘等消毒剂;采用乳头饮水器饮水,水槽料槽每天应清洗消毒。

(3)灭鼠、驱虫。

3.提高禽体免疫力和抗病力

(1)疫苗免疫:可采用自家(或优势菌株)多价灭活佐剂苗。一般免疫程序为7-15日龄,25-35日龄,120-140日龄各一次。

(2)使用免疫促进剂:如VE300ppm,左旋咪唑200ppm拌料,VC按0.02%-0.05%拌饲或饮水;电解多维按0.1%-0.2%饮水,连用3-5d。

(3)搞好其它常见病毒病的免疫:如ND、IB、IBD、MD、AI等。

疾病预防

大肠杆菌对多种药物敏感,但其敏感性易变,应注意合理用药、联合用药及轮换用药。常用的药物有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壮观霉素、磺胺类药物等。但对已严重出现心包炎、气囊炎、腹膜炎的病禽治疗意义不大。为了准确选用敏感药物,定期对本禽场的大肠杆菌株进行药敏试验是有益的。

 大肠杆菌病是子猪阶段比较常见的疾病,可分为3个类型:子猪黄痢、子猪白痢和猪水肿病。  流行特点 子猪黄痢的发生无季节性,与环境卫生关系密切,如应激因素、阴雨潮湿、冷热不定、母乳不足、圈场污秽等都可促发猪黄痢发生。子猪白痢的发生与菌群失调和母源抗体减少有关,并与各种应激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子猪水肿病一年四季均可流行,但以春秋、多雨季节多发。体格健壮,营养良好,体重在10公斤~40公斤的子猪多发生该病。多由于饲料和饲养方法的突然改变、阴雨潮湿、饲养方式突然改变等可使子猪抵抗力下降,都会诱发本病。  防治措施 子猪主要通过吃奶和舔母猪皮肤而摄入了粪便中的大肠杆菌。因此预防猪大肠杆菌病的关键在于减低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的机会和保证子猪从初乳中获得足够的母源抗体而得到免疫保护。因此可对妊娠后期的母猪接种疫苗,可提高初乳中的母源抗体水平。  1.加强饲养管理 保持母猪产房的清洁干燥,注意消毒;可用0.1%高锰酸钾擦洗母猪乳头和乳房,并使子猪尽早吃上初乳;搞好子猪的饲养管理,提早补料;尽量减少各种应激因素对猪的刺激;做好防寒防暑工作;及时清理粪便,料槽、饮水槽要经常刷洗。有研究表明补铁能大大降低子猪黄(白)痢及水肿病的发病率。  2.疫苗免疫 可用大肠杆菌K88a c- LTB双价基因工程菌苗,新生猪腹泻大肠杆菌K88、K99双价基因工程菌苗,子猪大肠杆菌腹泻K88、K99、987P三价灭活苗,MM-3工程菌苗(含K88ac及无毒肠毒素LT两种保护性抗原成分)等苗进行免疫接种。  3.药物治疗 由于大肠杆菌较易产生耐药性,尤其是近年来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使耐药菌株不断增加。因此,在治疗病猪前,最好分离出致病大肠杆菌进行药敏试验,以选出抑菌效果最好的抗生素。为了减缓耐药性的产生,最好几种不同的药物轮换使用。同时,母子同治也是一种治疗子猪白痢的较理想方法。通过母体给药后,抑制母体内病原性大肠杆菌,调理乳汁,遏制乳源感染大肠杆菌,药物的有效成分进入乳汁,子猪食入,达到乳汁给药的目的。常用的抗生素有:土霉素、磺胺甲基嘧啶、磺胺二甲基嘧啶、磺胺5-甲氧嘧啶、恩诺沙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和痢菌净等。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对病猪还要进行适当补液,如口服补液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