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水稻 > 水稻纹枯病如何防治? 水稻

水稻纹枯病如何防治?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水稻纹枯病的防治,应采用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结合适时用药的综合防治技术。  
一是抓好以肥、水管理为中心的栽培防治病害。水稻生长期要合理排灌,以水控病,贯彻“前浅、中晒、后湿润”的用水原则,既要避免长期深灌,也要防止晒田过度,促进稻株健壮生长,控制纹枯病危害程度。  
二是药剂防治。纹枯病在田间的传播主要靠水流传播,在密植的稻丛间菌丝也能蔓延传病,一般在分蘖盛期至拔节末期,主要在株间或丛间横向扩展亦称水平扩展,导致田间病株率和病丛率的增加,其后病部由下位叶鞘向上位叶鞘和上部叶片发展,危害水稻上部功能叶,增加水稻的秕粒数。  
因此药剂防治纹枯病应抓好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即在水稻分蘖至分蘖末期,当丛发病率达5%时,施药在于杀死气生菌丝,控制病害的水平扩展。第二个时期即在水稻拔节至孕穗期,病丛率达10%时,用药防治,在于抑制菌核的形成和控制病害向上部叶鞘和叶片的发展,保护水稻上部三片功能叶不受侵染。  
目前市场上防治纹枯病的药剂很多,像己唑醇、井冈·己唑醇、井冈·蜡芽菌、戊唑醇等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都很突出。  
在水稻分蘖盛期即水稻封行前(纹枯病暂未发病或发病初期),每亩用10%己唑醇40毫升对水20—30公斤,或在水稻分蘖末期即水稻封行后(纹枯病进入快速扩展期),每亩用10%己唑醇55毫升对水30—40公斤趁早晨露水未干时粗雾喷于水稻下部,可有效预防、控制水稻纹枯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