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 > 蛞蝓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策略? 其他

蛞蝓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策略?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生活习性 以成虫体或幼体在作物根部湿土下越冬。5-7月在田间大量活动为害,入夏气温升高,活动减弱,秋季气候凉爽后,又活动为害。完成一个世代约250天,5-7月产卵,卵期16-17天,从孵化至成熟约55天。成虫产卵期可长达160天。蛞蝓雌雄同体,异体受精,亦可同体受精繁殖。卵产于湿度大有隐蔽的土缝中,每隔1-2天产一次,约1-32粒,每处产卵10粒左右,平均产卵量为400余粒。蛞蝓怕光,强光照射1-3个小时可造成成虫死亡,因此均夜间活动,从傍晚开始出动,晚上10-11时达高峰,清晨之前又陆续潜入土中或隐蔽处。耐饥力强,在食物缺乏或不良条件下能不吃不动。阴暗潮湿的环境易于大发生,当气温11.5-18.5℃,土壤含水量为20-30%时,对其生长发育最为有利

二、寄主 由于蛞蝓是一种杂食动物,只要是在潮湿地面上生长的阔叶植物都可以危害。最近几年,在日光温室中时有发生,并且出现危害越来越重的发展趋势。通过调查发现,蛞蝓危害的大棚蔬菜有白菜、菠菜、瓜类、椒类以及草莓等。

三、危害特点 取食被危害蔬菜的叶片和果实,被危害的部位出现孔洞。危害叶片,造成的功能降低,危害果实,可造成果实的残缺甚至腐烂,影响商品价值。

四、防治方法 由于蛞蝓是一种取食蔬菜的叶片和果实危害,我们在生产上可以采用喷施胃毒剂的方法进行防治。例如:使用48%毒死蜱12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叶面喷雾。注意在喷雾时,应该连同潮湿的地面一同进行喷雾,以增加药效的杀伤效果。

撒些石灰粉效果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