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种与个体 品种和个体不同,其牛奶的质量也不同。
二、年龄和胎次 奶牛随着年龄和胎次的增长,乳脂率和乳蛋白略有下降。
三、饲养管理条件。奶牛生产乳脂的遗传性能,只有在采用全价的日粮保证其生物利用的情况下,才能够充分显示出来。精饲料的数量和质量对提高脂肪率非常重要。为了稳定牛奶中脂肪含量,高产奶牛的日粮中纤维素含量不得少于14%。适宜的日粮应含有5公斤干草(或17%~20%的纤维素),这对牛奶的形成有良好影响。因此,建议奶牛每生产1公斤牛奶,精饲料喂量不要超过300克。奶牛的环境条件也非常重要,牛舍中相对湿度大于90%,牛奶乳脂率将下降0.16%~0.18%。环境温度过高,也将促使乳脂率下降。
四、挤奶技术。挤奶前必须用40℃~50℃的水冲洗乳房,并将其擦洗干净,再进行按摩。这不仅可以提高产奶量,而且可以降低牛奶中的细菌含量。冲洗和按摩不得超过40秒,整个挤奶准备工作不能超过1分钟,否则,将降低产奶量和乳脂率。因机器挤过奶后,乳房内尚存有少量牛奶,所以必须再用手工挤净。这一措施可提高产量4%~15%,同时提高乳脂率0.66%~0.68%。
五、季节 秋季比夏季乳脂率略高。
六、奶牛健康状况。奶牛健康状况对牛奶质量有很大影响。患病牛的牛奶用于加工,凝固性明显变差。接种疫苗后第二天牛的乳脂率提高,之后下降。接种后的牛奶用于加工,则凝固性差;制成酸牛奶,其味道及稠度也不理想。
此外,环境的改变,饲喂程序的破坏,饲养员、挤奶员的更换,对牛奶产量和质量都有重要影响。
上一篇: 猪链球菌的抵抗力如何?
下一篇: 家兔现在什么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