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薯类作物 > 马铃薯 > 马铃薯的营养特性? 马铃薯

马铃薯的营养特性?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马铃薯,又名土豆,属高淀粉块茎作物,生育期分苗期、块茎形成与增长期、淀粉积累期。马铃薯在整个生育期中,吸收钾肥最多,氮肥次之,磷肥最少。不同生育期对养分的需要有不同的特点。苗期,由于块茎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故需要养分较少,大约占全生育期的1/4。块茎形成与增长期,地上部茎叶生长与块茎的膨大同时进行,需肥较多,约占总需肥量的1/2。淀粉积累期,需要养分较少,约占全生育期的1/4。可见,块茎形成与增长期的养分供应充足,对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淀粉含量起重要作用。

  马铃薯生长适应性较强,在全国各地都可以种植,一般生育期为90-110天,每生产1000公斤马铃薯,需吸收氮3.5-5.5公斤,磷(P2O5)2.0-2.2公斤,钾(K2O)10.6-12.0公斤,N: P2O5:K2O为4.5:2.1:11.3,或1:0.5:2。如果亩产1500公斤马铃薯,需吸收氮、磷、钾平均为7、3、17公斤。氮素能促进茎、叶生长及块茎淀粉、蛋白质的积累。磷素促进植株生育健壮,提高块茎品质和耐贮性,增加淀粉含量和产量。钾素促进马铃薯生长后期的块茎淀粉积累,增进植株抗病和耐寒能力。另外,马铃薯对硼、锌比较敏感,硼有利于薯块膨大,防止龟裂,对提高植株净光合生产率有特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