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食用菌栽培中,如果把菌种带菌、带虫作为病虫害第一来源,那么用于栽培食用菌的培养料及覆土材料便成为病虫害第二来源渠道。
木腐食用菌通常采用熟料栽培,防止杂菌污染是主要矛盾,而虫害防治则相对处于次要矛盾。因为出菇期已进入晚秋和冬季,已不是虫害的流行旺季,比较容易防范;而草腐菌栽培多采用发酵料、覆土栽培模式。所以,草腐菌栽培防止培养料、覆土带虫、带病原很关键。主要防治技术措施有:
(1)培养料配比要合理。严防氮源过多,碳氮比失调。防止堆料过湿。畜禽粪必须进行杀虫预处理,防止虫、螨进料。严防将粪块直接入堆发酵,粪块往往是病虫害孽生的隐患之一。
(2)培养料发酵要充分。堆温必须在三翻前达到70~75℃;翻堆均匀,使料受热一致、腐熟一致、杀虫一致;尽量采用二次发酵,既可防治病虫害,又能提高产量达30%左右;采用一次发酵料,喷药杀虫贯穿始终,可有效控制虫害。
(3)秋冬季栽培的播种期不宜过早。适当偏晚一点,既利于防治病虫害,又有利于壮菌、抗杂,确保成功和丰产。切勿因贪图“早种早出早赚钱”而造成“全菌覆没”。
(4)搞好覆土消毒。覆土要选保水、透气的生土;先暴晒,再消毒,反复翻拌驱散药味后才能使用,以免伤害菌丝。
上一篇: 哪些因素会影响猪精液保存的质量?
下一篇: 烟草的主要成份包括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