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种鸡预产期是指18~23周龄,虽然时间较短,却是肉种鸡从发育到成熟的一个生理转折的重要时期。此期间的饲养管理要点:
1.管理方式肉用种鸡以两高一低,板条、垫料混合的管理方式较为普遍,即沿种鸡舍长轴靠墙的两侧3/3的地面架设漏缝板条(或由竹条钉成),仍地面铺垫料。板条床距地面60厘米,肉种鸡可在板条上栖息、采食和饮水,粪便掉落在板条下面,每个产蛋期清理一次,管理方便省工;有1/3铺垫料的地面又便于种鸡配种,保证较高的受精率。肉用种鸡不宜网养,因肉种鸡体大,网养既不便于配种,也易压迫胸部。为降低设备成本,肉用鸡也可用全地面铺垫料平养,但采用这种方式,时应注意垫料的管理,防止潮湿板结,应及时加厚或更换。
2.饲养密度育成鸡和产蛋鸡分开饲养时,应于20~21周龄时及时转群,以便鸡在开产前有充足时间熟悉新环境,减少应激反应,保证适时开产。全地面垫料平养,每平方米养鸡4~5只;板条床面与地面垫料混合平养,每平方米可养鸡5~6只。饲养过密,影响垫料质量和舍内空气,影响鸡的健康和产蛋。另外要注意,天气炎热时饲养密度要降低10%~20%。
3.环境控制产前鸡舍环境控制的基本要求是温度适宜、地面于燥、空气新鲜,以保证肉用种鸡的健康和高产。鸡舍的适宜温度为13~23℃,冬季尽可能保持在13℃以上,夏季采取纵向通风或蒸发冷却措施,尽可能降低舍温。
4.槽位根据鸡数配备充足的槽位,将一天的喂料量一次于早晨喂给。采用链式食槽每只采食位置25厘米,采用圆形料桶时每12只母鸡一个,喂料器要在整个鸡群内分布均匀。
5.光照预产期光照,密闭式鸡舍从19周龄起每周增加光照1小时,直到15~16小时为止;开放式鸡舍于19~21周龄时根据鸡群情况第一周给予1~2小时较强光照刺激,以后每周增加1小时,直到28周龄时达到15~16小时。光照强度不低于32勒克斯,并且照度均匀。每周开关灯时间要固定不变,最好安装定时钟控制。
6.卫生消毒保持舍内清洁卫生,经常带鸡喷雾消毒,以杀灭病原微生物,降低鸡群发病率。
7.观察鸡群在每次喂料时观察鸡群的精神、采食、饮水及粪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经常检查水槽或乳头饮水系统有无漏水现象,以免弄湿垫料。
8.准确记录认真记录开产日龄、喂料量、温度、湿度、死亡淘汰数,有无异常情况等。如采食减少,要查找原因及时解决,避免开产过早或推迟。
上一篇: 种植什么绿化树种对环境改善最大?
下一篇: 薄壳核桃优良品种的标准有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