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其他蔬菜 > 蔬菜防冻技术措施如何? 其他蔬菜

蔬菜防冻技术措施如何?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选用耐寒品种。蔬菜在冬季栽植时应选用耐寒力较强的品种,并尽量选择向阳避风比较暖和的地块进行合理密植,适当深栽;

  2.中耕培土。结合中耕将土培于根旁,既可疏松土壤,又可保护根系,增强根系活力;中耕深度以7-10厘米为宜。

  3.清沟排渍,抬高畦面。阴雨天气,田间湿度大,加上光照不足,对蔬菜的生长发育不利。应及时清沟排渍,疏通畦沟、围沟、腰沟,抬离畦面,增强畦面透气性和提高地温,这样不但有利于蔬菜的防冻防寒,还利于来年春季的防涝防湿。

  4.多施有机肥,少施氮肥。低温前不要施尿素等速效氮肥,可在蔬菜上和行间撒施一薄层草木灰,0.2-0.3%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1-2次,同时每亩泼施稀人畜粪水400-500公斤,并在菜地北面用作物秸秆等编成1-1.5米高的挡风屏障,使蔬菜免受冻害。

  5.苗棚保暖。夜晚要密闭棚膜,防止冷空气进入棚内损伤作物,并用细竹竿等作拱架在大棚内扣小拱棚夜间覆盖薄膜,薄膜上再覆盖草苫;同时在棚内覆盖地膜,来增温保湿。加强对根腐病、基腐病、灰霉病、叶霉病等病害的防治,阴雨天用百菌清烟剂或速克灵百菌清烟剂进行熏蒸,在晴好天气时及时选用对口农药进行防治。同时要及时清除棚内病害植株、病枝、病叶、病花、病果。

  6.及时抢收。对可能被冻坏的蔬菜及时行抢收,存放在室内分批上市。

十多天来的阴雨雪低温天气,已对大棚蔬菜生长造成严重影响,对育苗造成困难。目前,番茄、茄子落花落果现象严重,基中部分大棚苗出现黄心,生理性缺铁、锌普遍发生,大棚小苗如水果黄瓜、网纹甜瓜、水果番茄发病情况严重,大棚叶类蔬菜,灰霉病.根腐病等病害严重,预计阴雨低温还在延续,为害还会加重。针对目前情况,我与各位菜农交流一些低温阴雨情况下的蔬菜保护措施和灾后补救措施。

一、阴雨低温下的蔬菜保护主要措施

1、增加光照

连续的低温阴雨雪,植物缺少光照,大棚气温、地温下降,导致植株根系活力下降,影响土壤中营养的吸收,造成生理性缺素和植株抗性下降,同时严重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导致蔬菜处于饥饿状态。苗棚由于长期缺光造成幼苗徒长或死苗。主要措施:补充光照,可用100~200W白炽灯每个标准棚挂2盏,在上午和下午各开2个小时,以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没有用电条件的菜农,可勤清洁大棚膜,增强自然光。

2、大棚保温措施

由于棚内气温降到0℃以下,地温降到8℃以下,大多蔬菜出现冻害,如黄瓜、番茄、辣椒、茄子等。症状:植株茎变白,生长顶端、叶缘干枯、果实冻腐等。在气温下降到3℃~0℃会出现冷害,冷害症状:叶片反卷,边缘有时出现漂白状。主要措施:(1)大棚3膜覆盖(中棚膜、小拱棚膜、地膜),每一层膜能保温2℃左右。(2)及时清沟排水,降低大棚水位,提高大棚温度。(3)增强有机肥或有机叶肥,提高作物的抗寒能力。(4)用电热丝通电加温。

3、久阴骤晴大棚管理措施

长期的低温阴雨雪天气,造成了作物根系发育不良,抗性差,天气转晴,大棚内温度很快升高,由于短期温差过大,植物不能适应而造成一些生理病害,严重的导致植株突然死亡,因此在转晴的前几天,根据大棚温度上升至15~20℃时就进行通风。控制大棚温度20℃左右,几天后蔬菜大棚可进入常规管理。切不可在大棚高温时突然通风降温,否则菜苗会失水枯死,同时要注意降低湿度,防止发病。

4、大棚其他管理

在低温高湿的环境下,大棚蔬菜发病会较普遍。如莴苣的灰霉病和根腐病、大白菜的叶腐病等,在低温阴雨期间,极时去掉病叶、病株,在天晴的前一天,喷施一些杀菌剂,如托布津稀液,或用百菌清烟剂或速克灵百菌清烟剂进行熏蒸。切不可在晴天大棚高温情况下施用烟剂,以防止药害。要注意通风换气,由于长期阴雨天气,大棚内存在一些有机质分解造成的有害气体,对作物会产生为害,所以隔段时间要进行换气,要注意通风降湿,在大棚温度达到20~30℃间,湿度90%以上,发病率高,所以控温降湿很重要,同时还要控制氮肥施用。

二、补救措施

由于今年长时间低温阴雨天气,已严重影响了大棚蔬菜生产,据调查,挂果类蔬菜苗、发病率很高(如水果黄瓜、甜瓜、苦瓜)、幼苗徒长现象很严重,造成弱势苗,座果蔬菜黄化严重,大棚蔬菜面临众多困难。就此提出几条补救意见供种植农户参考。(1)对受害严重大棚蔬菜苗,抓紧计划种植品种,如黄瓜、苦瓜、辣椒等都还可以播种育苗。育苗采用电热丝加温育苗法;(2)可向有关育苗专业户预订购苗;(3)加强对苗的管理;(4)等晴后进行一次根外追肥,用0.3%磷酸二氢钾或有机质叶面肥。

1、防雪保温:对于大棚蔬菜在下雪前要注意加固大棚,用铁丝或尼龙绳吊紧;同时,检查薄膜是否完好,关闭大棚,防止冷空气浸入棚内,必要时加盖草帘等保温物。下雪后,应及时扫除大棚上的积雪,防止大棚倒塌。连续阴雪天气而后骤然转晴,揭去覆盖物后要注意观察秧苗变化,发现萎蔫,立即用草帘盖好,恢复后再揭开,萎蔫再盖上,如此反复,经过2天~3天,即可转入正常管理;若揭开不管,易造成“倒苗”。

2、适时抢收:在寒冷天气来临之前,将可能被冻坏的蔬菜适时抢收回来,存放在室内,分批上市。如花菜连根拔起,可在室内贮存半月且花球仍能继续长大。

3、、清沟排水:对于地下水位高的菜田,在雨雪天气后,要及时抓紧开好“三沟”保证沟沟畅通,以便降低水位,排除积水,提高土温,促进蔬菜生长。

4、培土:封冻前结合中耕,把锄碎的泥土培于蔬菜根际处,既可疏松土壤,提高土温,又可直接保护根系,但中耕深度以5—10厘米为宜。

5、合理施肥:一增施农家肥,用猪牛粪或土杂肥等暖性农家肥,围培在蔬菜的根茎处,可提高根部土温2℃~3℃,施用宜在晴天进行,每亩施1000公斤~1500公斤。二注重叶面施肥,低温时对棚内蔬菜进行叶面喷施1~2次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既可补充植物营养,又可增强抗寒能力。三控制氮肥,幼苗期适当减少氮肥用量,切忌偏施氮肥,以免植株生长幼嫩,抗寒力差。

6、撒灰:有低温冻害来临前,在蔬菜上撒一层薄谷壳灰或草木灰,或在蔬菜行间撒草木灰或火土灰50kg,既能防寒防冻,又能增加肥料,还对十字花科蔬菜的根腐病有较好的防效。

7、覆盖桔秆:在霜冻来临前一天下午,用稻草等稀疏覆盖畦上或蔬菜上,可减轻风寒损伤,切不可将蔬菜全部盖住,以免影响光合作用。以每亩用稻草100kg—150kg为宜。

8、加强秧苗管理:对于大棚内培育的茄果类、瓜类秧苗等,最好选用黑色营养钵育苗,在寒流来临之前,做好防寒保暖措施,准备好电热丝等加温设施,并及时搭建小拱棚、加盖无纺布等。

一、阴雨低温下的蔬菜保护主要措施

1、增加光照

连续的低温阴雨雪,植物缺少光照,大棚气温、地温下降,导致植株根系活力下降,影响土壤中营养的吸收,造成生理性缺素和植株抗性下降,同时严重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导致蔬菜处于饥饿状态。苗棚由于长期缺光造成幼苗徒长或死苗。主要措施:补充光照,可用100~200W白炽灯每个标准棚挂2盏,在上午和下午各开2个小时,以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没有用电条件的菜农,可勤清洁大棚膜,增强自然光。

2、大棚保温措施

由于棚内气温降到0℃以下,地温降到8℃以下,大多蔬菜出现冻害,如黄瓜、番茄、辣椒、茄子等。症状:植株茎变白,生长顶端、叶缘干枯、果实冻腐等。在气温下降到3℃~0℃会出现冷害,冷害症状:叶片反卷,边缘有时出现漂白状。主要措施:(1)大棚3膜覆盖(中棚膜、小拱棚膜、地膜),每一层膜能保温2℃左右。(2)及时清沟排水,降低大棚水位,提高大棚温度。(3)增强有机肥或有机叶肥,提高作物的抗寒能力。(4)用电热丝通电加温。

3、久阴骤晴大棚管理措施

长期的低温阴雨雪天气,造成了作物根系发育不良,抗性差,天气转晴,大棚内温度很快升高,由于短期温差过大,植物不能适应而造成一些生理病害,严重的导致植株突然死亡,因此在转晴的前几天,根据大棚温度上升至15~20℃时就进行通风。控制大棚温度20℃左右,几天后蔬菜大棚可进入常规管理。切不可在大棚高温时突然通风降温,否则菜苗会失水枯死,同时要注意降低湿度,防止发病。

4、大棚其他管理

在低温高湿的环境下,大棚蔬菜发病会较普遍。如莴苣的灰霉病和根腐病、大白菜的叶腐病等,在低温阴雨期间,极时去掉病叶、病株,在天晴的前一天,喷施一些杀菌剂,如托布津稀液,或用百菌清烟剂或速克灵百菌清烟剂进行熏蒸。切不可在晴天大棚高温情况下施用烟剂,以防止药害。要注意通风换气,由于长期阴雨天气,大棚内存在一些有机质分解造成的有害气体,对作物会产生为害,所以隔段时间要进行换气,要注意通风降湿,在大棚温度达到20~30℃间,湿度90%以上,发病率高,所以控温降湿很重要,同时还要控制氮肥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