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小麦 > 暖冬气候条件下,冬小麦如何进行早春田间管理? 小麦

暖冬气候条件下,冬小麦如何进行早春田间管理?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中耕、耙地 由于昌吉市冬季时间长,雪水下沉,土壤板结,或出现裂缝这对小麦生长有一定影响。早春耙地可促进小麦生长,在宽窄行播种的麦田实行中耕效果更好。在墒情好的情况下,影响春季麦苗早发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土壤通气状况。中耕松土可以提高0-5厘米土层温度1-2℃,等于把早春温度提前几天,延长春季生育期。还可以改善土壤通气状况,保蓄土壤水分,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加速有效养分的分解和释放,消消灭早春杂草,减轻返碱死苗和雪腐病、雪霉病等的发生。

2 、酌施返青肥 昌吉市冬小麦越冬时间长,体内营养物质消耗多,返青时常呈饥饿状态。临冬前如未施肥、麦苗生长较差的晚弱苗和冬前总茎数不足的麦田,返青期应追施尿素8-10公斤每亩。底肥充足、麦苗较旺、群体较大的麦田,返青期不施肥,以防春季分蘖过多,中部叶片过大,基部节间过长,引起倒伏。

3、 酌施返青水 昌吉市今年积雪厚度平均15厘米左右,一般不灌返青水,经过耙地、中耕松土等方式保墒,一般可以满足小麦早春生长需要,不要轻易灌水。返青期小麦,土壤水分含量以保持田间持水量的70%-80%为宜,不宜过多。一般头水可以推迟到起身前后灌。如果土壤水分不足,灌返青水一般应在5厘米深地温,连续5天稳定在5℃以上是进行。如土壤盐碱重,第一水灌后在一星期之内,应赶灌第二水,将盐分压到耕作层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