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种猪引进
为了让母猪群保持强劲的生产力,生产者一般按照计划更新母猪群。商品猪场母猪群年更新率为30%左右,通常采取2种方法补充后备猪:一是从其他猪场引入;二是本场选留。大多数猪场采用外场引入优秀种猪更新原有的母猪群,引种前需做如下准备工作:
制定引种计划
规模化猪场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根据种猪群更新计划,确定所需品种和数量,有选择性地购进与猪群健康状况相同的优良后备母猪,原则上一个商品猪场应选择单一的种猪场引进后备母猪,避免不同猪场发生疫病的风险。
隔离消毒
种猪场应建有隔离舍,要求隔离舍距离生产区300米以上,在种猪引进前30天(至少7天)应选择质量好的消毒剂对隔离栏舍及其用具进行严格消毒。种猪到场后必须在隔离舍隔离饲养30-45天,严格检疫,必须进行采血检测,确认没有细菌性感染阳性和病毒野毒感染,并检测猪瘟、口蹄疫等抗体情况。种猪到场1周后,应照本场的免疫程序接种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各种疫苗。
2、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要求成功培育后备母猪,更新繁殖母猪群,提高繁殖母猪效率。后备母猪所用饲料应根据其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进行配合,要求原料品种多样化,保证营养全面,注意能量和蛋白质的比例,特别是矿物质、维生素和必需氨基酸的补充。饲喂哺乳料时,一般采用限量喂食的方法,以控制其体重增长,保证各器官能充分发育。
上一篇: 天牛类害虫为害柚树,如何防治?
下一篇: 如何用向僵菌防治玉米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