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冠顶部果实形成“太阳疤”,产量损失较大
柑橘日烧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又称为日灼病。7月至9月,高温干旱、土壤缺水,柑橘受到阳光直射,容易发病。主要在高温天气的中午和下午,受到阳光直射的橘树局部温度急剧上升,当上升到40℃以上时,叶片的叶绿素便逐步分解,叶色变淡或发黄,雨后大量落叶;果实受害部初呈灰青色,后为黄褐色,果皮生长停滞,粗糙变厚,有时发生龟裂使果实畸形,严重影响果品的质量;受害的柑橘枝干表皮变黄、变红,出现龟裂现象,直至皮层组织坏死。日灼病一般多发生在树体的向阳面,受日照时数较长的果实和枝干上。要防止柑橘日灼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肥水管理。进入7月高温干旱期,应及时灌水,满足柑橘对水分的需求。结合施壮果促梢肥,除施入一定量的氮肥外,还需要配合施用磷、钾肥,这样既能减轻日灼病的发生,还可以促进果实的着色。
二、树盘覆盖,保湿降温。夏季在树盘的周围,沿树冠垂直向下的根系密集处,铺10厘米至13厘米厚的鲜草或秸杆等覆盖物,以利保湿降温,促进根系活动,调节土壤水分和橘园内的小气候,促进果实的正常发育。
三、用石灰水喷果。在日灼病发生严重的地方可用1%至2%的石灰水喷洒向阳的外围果实和叶面,尤如蒙上一层白膜,能反射强光,降低叶温,保护果实和叶片。但应注意石灰水的浓度不能太高,以免渗透进去,发生药害。
四、树干涂白。涂白剂的配方有多种,但以生石灰10份、食盐1份、动物油0.2份、水40份的配方防日灼病的效果较好。在6、7、9月各涂一次,用软质刷刷到主干和大枝上,以涂上不往下流、不粘结成团、能薄薄粘上一层为度。夏季刷涂白剂,生石灰的质量一定要好,最好是白色块状的,且消化要彻底,否则会在树上继续吸水放热,烧伤树枝,引起更严重的伤害。据试验观察,刷涂白剂的树枝在高温时比未涂白的树枝温度可降低10℃左右,故能起到保护作用。
五、果面贴白纸。对树冠顶部和西南面外围的果实,在果实阳面上贴一张与果实大小相似的小白纸,能有效地防止果实表面的灼伤。
六、清沟排渍,诱根深扎。遇上多雨时段,应及时开沟排水,改善土壤通气状况,诱根深扎,增强吸水能力,可减轻日灼病的发生。
上一篇: 梅花卷叶病发病症状有哪些?
下一篇: 东方鲀仔鱼前期怎样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