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是养地作物,在作物的轮作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广大农民把大豆作物农作物轮作的好前茬,称为“软茬”、“肥茬”或“油茬”等。一般来讲大豆茬种植禾本科作物要比禾本科作物茬口增产15%以上。
大豆茬作为“肥茬”或“油茬”的主要原因有:
- 大豆具有根瘤固氮的功能。有研究表明,每公顷大豆可以从空气中固定75-150公斤的氮素,这些氮素2/3被大豆植株利用,1/3残留在土壤中被下茬作物利用。
- 大豆是直根系作物,根的分枝多,根系庞大,根扎的深度可达1米左右,大豆根系的这种分布,使大豆能更有效地利用深层土壤的水分和养分,活化土层,促进土壤通气透水,根系腐烂后可以为深层土壤留下更多养分提供给下茬作物利用。
- 大豆是双子叶作物,叶片多且肥大,封垄后覆盖地面很严,可以抑制田间杂草生长,减轻下茬作物的杂草危害。
- 大豆的主要病虫害不危害禾本科作物,轮作有利于降低病原菌虫的密度,减轻病虫害的产量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