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尿素:尿素是一种高浓度酰氨态氮肥,属中性速效肥料,施入土壤后要通过土壤微生物经3-4天作用,转化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因此,作基肥要深施,而且要比碳酸氢铵、硫酸铵早施4-5天。尿素在转化前是分子态的,不能被土壤吸附,应防止随水流失。转化后形成的氨也易挥发,所以尿素也要深施覆土,且施后不宜立即灌水,若追肥后马上灌水易使尿素随水流失,应间隔4-6天后再灌水。尿素不宜直接作种肥,因为高浓度的尿素直接与种子接触,常影响种子发芽,造成出苗不齐。同时不能作叶面肥,其他时期特别是苗期施用不宜过多或过于集中。
2、磷酸二铵:磷酸二铵是一种高浓度的速效肥料,适用于各种作物和土壤,特别适用于喜铵需磷的作物,宜作基肥使用,如作追肥,应早施并深施10厘米后覆土,不能离作物太近,以免灼伤作物。作种肥时,不能与种子直接接触。磷酸二铵不要随水撒施,否则会使其中的氮素大多留在地表,也不要与草木灰、石灰等碱性肥料混施,以防引起氮的挥发和降低磷的有效性。
3、氯化钾:氯化钾是化学钾肥的主要品种,既具有促进植物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形成,增强抗倒伏能力,改善和提高农产品品质的重要作用,又具有平衡植物中氮、磷和其他营养元素的作用。可作底肥和追肥,但不宜在盐碱地上施用,以防增加盐害,也不能在马铃薯、甜菜、烟叶、葡萄等忌氯作物上施用。在干旱地区干旱季节应尽量少用或不用。
4、硫酸钾:硫酸钾为化学中性、生理酸性肥料。在不同土壤中施用的反应和注意的事项如下:在酸性土壤中,多余的硫酸根会使土壤酸性加重,甚至加剧土壤中活性铝、铁对作物的毒害。在淹水条件下,过多的硫酸根会被还原生成硫化氢,使到根受害变黑。所以,长期食用硫酸钾要与农家肥、碱性磷肥和石灰配合,降低酸性。此外,稻田施用还应结合排水晒田措施,改善通气。在石灰性土壤中,硫酸根与土壤中钙离子生成不易溶解的硫酸钙(石膏)。硫酸钙过多会造成土壤板结,此时应重视增施农家肥。在忌氯作物上重点使用,如烟草、葡萄、甜菜、西瓜、薯类等增施硫酸钾不但产量提高,还能改善品质。硫酸钾价格比氯化钾贵,货源少,应重点用在对氯敏感及喜硫喜钾的经济作物上,效益会更好。
5、过磷酸钙:过磷酸钙能溶于水,为酸性速溶性肥料,可以施在中性、石灰性土壤上,可作基肥、追肥,也可作根外追肥。注意不能与碱性肥料混施,以防酸碱性中和,降低肥效。主要用在缺磷土壤上,施用要根据土壤缺磷程度而定,叶面喷施浓度为1-2%。适用于各种作物和土壤,宜采用条施、穴施、蘸秧根,集中施用或与有机肥料混用,可提高利用率。但不能直接作种肥,因为其所含的游离酸会产生烧种、烧苗现象。
上一篇: 高温季节容易引发哪些牛病?
下一篇: 鹤望兰的栽培技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