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渔业 > 水产养殖 > 其他水产 > 怎样防止懒蟹的产生? 其他水产

怎样防止懒蟹的产生?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懒蟹产生的主要原因
1、不暂养或暂养效果不佳由于缺少经验或图省事,将大眼幼体直接放人成蟹养殖池中,使大眼幼体在变为I、Ⅱ、Ⅲ期仔蟹过程中,由于游泳能力的捕食能力都很差,只好多聚集在岸边,遇有风浪更是如此。又因为河蟹在摄食方面的特点,无食情况下,可以耐受半月以上的饥饿,食物充足情况下,又大量贪婪吃食。但是河蟹个体的生长过程是通过周期性蜕壳完成的,蜕壳的发生需由p—蜕壳素来启动。而河蟹自身体内不具合成蜕壳素的能力,必须由外界食物中摄取,摄取不足就不能实现正常的蜕皮生长。直接入池的蟹苗因管理不便,一些吃不到饵料的蟹苗,只好在岸边掘洞并在附近泥土中摄取腐殖质来维持生命,但是无法蜕皮生长,时间一长,就改变了正常习性,成为懒蟹。

2、池形条件较差池塘条件差是形成懒蟹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蟹池底质不平整,尤其是水面附近岸边的底质泥土,沙石的缝隙较大,河蟹比较容易利用缝隙匿藏和掘洞。我国北方地区春季刮风较多,刮风所形成的波浪和蒸发、渗漏等原因,会在岸边蚀成一个10-20cm坡比几乎是零的一个断面,在此断面穴居的容易形成懒蟹。

3、投喂不正确或投饵不足河蟹养殖一般在岸边或水线以下浅水处投饵,使之能吃到。由于有的养殖户经验不足,担心幼蟹早熟而不敢投喂,即使投喂,也因给饵时间、方法和种类等原因,都难以做到让所有的河蟹都能吃到充足的饵料。吃不到充足饵料的,就不能正常蜕皮生长,久而久之就变成了懒蟹。

4、池中缺乏水草、附着物河蟹有攀附和隐居的习性,在有水草、芦苇的池塘,白天和夜间均能观察到有大量的仔幼蟹攀附在水草、芦苇,甚至竹筒、草袋上等处觅食和玩耍。如果水中缺少这些附着物,就会有部分河蟹离水上岸,使之穴居的机会增多,产生懒蟹的机会便增加了。

5、水位变化当水位下降,短时间又不能补充时,使不少原来在水里生活的河蟹改在岸边的沙、石缝中穴居不再下水,又无法获得正常饵料,所以就不能正常的蜕皮生长而变成懒蟹。

6、水质变化水质变化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因水质变得老化,腐败,水中溶解氧降低,有毒物质增加;二是水源受到污染,如含农药、化肥、工业用废水等,这样会使河蟹攀附在芦苇、稗草的水面以上部分,或者于脆离水上岸不返回,长期吃不到足够的食物,不能正常蜕皮生长,变成懒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