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禽养殖 > 其他家禽 > 家禽规模场如何进行疾病防疫? 其他家禽

家禽规模场如何进行疾病防疫?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免疫程序规模养殖场按免疫程序进行免疫,对散养家禽实施春秋集中免疫,每月对新补栏的家禽要及时补免。1.种鸡、蛋鸡免疫雏鸡7日~14日龄时,用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H5N1,Re-4+ Re-5)进行初免,3~4周后进行一次加强免疫,使用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或禽流感病毒H5亚型(Re-4)和禽流感病毒H5亚型(Re-5)疫苗。开产前再用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进行强化免疫,以后每隔4~6个月或根据免疫抗体检测结果,用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免疫一次。2.商品代肉鸡免疫  7日~14日龄时,用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rL-H5)首免; 2周后用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rL-H5)加强免疫一次。或者在7日~14日龄时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免疫一次。  3.种鸭、蛋鸭、种鹅、蛋鹅免疫雏鸭或雏鹅14日~21日龄时,用重组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二价灭活疫苗(H5N1,Re-4+ Re-5)进行初免;3~4周后,再用H5N1亚型二价灭活疫苗进行一次加强免疫,以后每隔4~6个月或根据免疫抗体检测结果,用H5N1亚型二价灭活疫苗免疫一次。  4.商品肉鸭、肉鹅免疫  肉鸭7日~10日龄时,用H5N1亚型二价灭活疫苗(H5N1,Re-4+ Re-5)进行一次免疫即可。  肉鹅7日~10日龄时,用H5N1亚型二价灭活疫苗(H5N1,Re-4+ Re-5)进行初免;3~4周后,再用H5N1亚型二价灭活疫苗进行一次加强免疫。

1、搞好饲养管理,提高家禽抵抗力:(1)提供营养全面的饲料是家禽生长的物质基础。专业场提倡使用全价饲料,农户使用的单一料至少保证新鲜,不霉变。饲料贮藏间要干燥、通风,有饲料垫板。(2)家禽饮水要干净、无污染,严防水源传播疾病。(3)雏禽的保育工作着重做好保温和疾病预防,雏鸡着重预防白痢杆菌病、球虫病和呼吸系统性疾病等,雏鸭、雏鹅应着重预防病毒性肝炎、大肠杆菌病等。(4)根据家禽的品种、日龄适时调整饲养密度。(5)生产专业化:只饲养单一品种的家禽,不同品种不要混养;如果同一饲养场有不同品种时要建立功能单元区,各区应相距50米以上,各区饲养员不得互相串门,也不得出场。农户所饲养的家畜家禽分栏关,分别饲喂。(6)全进全出制:对专业场实行全进全出制,避免疾病的传播。农户饲养的家禽应及时上市出售。(7)防止买禽苗时带入疾病;应到有《种畜禽经营许可证》的种禽场购苗,进苗前对运输工具及雏盘作严格消毒。(8)建立饲养记录:进雏日期,每天饲料用量,预防接种,预防投药,病死禽情况等登记完整。(9)严格处理病死禽和禽粪:病死禽应在场外挖坑(深度2-3米)深埋后,洒上生石灰,盖上泥土;禽粪要求定期清理并及时运走。(10)谢绝参观:所有禽舍谢绝参观,要参观时,需先洗澡、更衣、换鞋、消毒后进舍。

2、搞好环境卫生与消毒,切断家禽疫病传播:(1)清扫:经常打扫禽舍及周围的环境卫生,出栏后的禽舍彻底清洗干净后,用3%烧碱消毒,再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空置2周,再消毒后使用。(2)通风换气和保温;禽类体温高,新陈代谢旺盛,故要求禽舍通风量大而快。若通风不足造成舍内氨气、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增多,容易发生大肠杆菌病和霉形体病。在育雏期应处理好开、关门窗和保温的关系,即在上午有太阳时适当开窗几小时,以确保足够氧气和合适的温度。(3)消毒:①专业场大门入口处设消毒池,放上菌毒敌或3%苛性钠;农户可定期泡一桶消毒药水供饲养人员、来访者消毒;②车辆用菌毒敌或消特灵喷雾消毒;③人员进场更衣淋浴换鞋帽,消毒后才进入生产区;④鸡笼洗净晒干后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或消毒药浸泡;⑤饮水器和料槽每天至少清洗一次,每3-4天消毒一次;⑥带禽消毒从雏禽到出栏的整个过程都要定期进行。雏禽的熏蒸法:按每立方米空间用福尔马林6.4毫升、高锰酸钾3.2克、水3.2毫升配比熏蒸雏禽20分钟,熏蒸时应使蒸气尽量均匀散布。消毒后打开门窗20分钟换气,并立即升温,但注意在育雏期应避免带禽喷雾消毒,而中大禽可选用抗毒威、百毒杀、过氧乙酸或新洁尔灭等喷雾消毒,每3天1次。

3、搞好预防接种。目前我国有疫苗可供预防家禽传染病,如预防鸡新城疫(俗称鸡瘟)的鸡新城疫疫苗,预防鸭瘟的鸭瘟疫苗,预防禽流感的禽流感疫苗,预防鸭病毒性肝炎的鸭病肝疫苗,预防禽霍乱的禽霍乱疫苗等。按合理的免疫程序接种过疫苗的家禽,一定时间后就会产生免疫抗体,抵抗疫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