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玉米 > 玉米丝黑穗病菌的主要侵入部位是幼苗地下部分吗? 玉米

玉米丝黑穗病菌的主要侵入部位是幼苗地下部分吗?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玉米播种后,从种子开始萌动至展出五片叶的期间,都能受病菌侵染而发病,但以三叶期前,特别是幼芽期侵染率最高。四叶期以后,侵染率显著下降。玉米丝黑穗病侵染期长的特点,给防治带来了一定困难。由于这种病害是以土壤传病为主,只有苗期的初侵染,无再侵染,故每年的发病程度,决定于品种抗病性和土壤内越冬菌源数量以及播种时期环境因素的影响。防治玉米丝黑穗病可用三唑酮拌种,根据中国农药信息网农药登记公告拌种每100公斤种子用纯药量60~90克,折成15%三唑酮商品量为0.4~0.6%,即每100公斤种子用15%三唑酮0.4~0.6公斤。拌种用药量偏大时会导致玉米种子不出芽或出苗期过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