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花果属于落叶灌木,人们只能见到花托形成的假果,看不到花,故称为“无花果”。原产于地中海沿岸,西汉时期引入中国。无花果营养价值高,富含糖、蛋白质、氨基酸等。多吃无花果有助于消化。目前盛产无花果的地方有山东威海地区,很多城市的小区里都是无花果树,每年春秋两季结果。由于产量大现在开发出了无花果酒远销海内外。
无花果易栽培易成活,一般采用扦插的方式栽培。采集扦插果枝的最佳时机是秋季落叶后采集或者春季发芽前。采集完枝条后用清水浸泡一天,插入土壤肥沃的土中保持土壤湿润一般一个月即可生根。
无花果种植后定期查看土壤缺不缺水,幼苗时期注意防寒,还应该提防鸟类啄食幼苗。视枝叶情况给予一定的基肥。一般情况下不用施肥。好好照看大概两年后就可以结出无花果了,尽情享受美味吧。
一、定植
可盆栽或在荒坡、田园、庭院栽培。利用荒坡、田园、庭院等栽培的,其定植密度一般适当加大密度可采用1×2米,树体长大后可适当间伐。定植单坑深50—70厘米。直径为40—60厘米,以含磷钾的混合肥(如人畜、禽粪、绿肥、饼肥、化学复合肥)等作基肥,秋季落叶后移栽定植,应避开开花结果期。
二、整形修剪
无花果的整形修剪较简单,修剪整形技术要求不高,一般采用多主枝自然开心形整枝方式,但要全株保留3—5条主枝,不留侧枝,主枝组直接着生在主枝上。幼树期间重点抓好培养主枝,并注意抬高主枝角度,促进多发枝条,达到迅速扩大树冠的目的。进入初果期后,抓好多培养枝组,以便促进形成一定的产量。盛果期时注意培养骨干枝,更新大中型枝组剪缩弱枝组。对树势衰老或病虫害严重的,可利用基部或枝上发出的萌蘖枝或隐芽,重新培养主枝和枝组。无花果从7月中旬开始,陆续到11月份成熟。无花果的采摘一般宜在晴天的早晨或傍晚进行,见已成熟的果实顶端有一小孔微开,果皮出现固有品种(多分红、黄品种)的色泽时,采摘。过熟的果实采后不耐贮藏和运输。
三、肥水管理
无花果幼树生长期,如基肥不足则应施肥。方法是在离主根40厘米左右处,株施腐熟杂肥5公斤左右;盆栽的至少施入1公斤。成龄树株施腐熟农家肥15公斤左右,在落叶前后施入基肥,追肥宜在新梢旺长期及果实迅速膨大期为好。无花果是较耐肥的果树,但应偏重施磷钾肥,一般氮磷钾的比例为0.5:1:1。因其较耐旱不耐涝,新梢生长及果实膨大期需水量较大,但长期受渍或积水重的环境,易造成落花、落果、落叶,甚至死亡,因此亦要注意做好排涝排水。盆栽的亦要注意排水,尤其是在大雨或暴雨之后的连阴雨季节,要注意遮雨或倒盆控水。
四、病虫害防治
无花果较少发生病虫害。在果实生长期中,向周围散发特殊气味易招致天牛危害;果成熟时易受鸟害。除人工扑捉天牛,驱赶鸟类之外,可人工或药物灭虫卵。亦可用稻草人缚塑料彩条插入田间驱赶鸟类。
1.繁殖和栽植
2.整形修剪和肥水管理
3.越冬防护
(五)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上一篇: 优良的肉牛品种屠宰率约在多少?
下一篇: 水稻的主要虫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