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质是决定生物“种性”,并将其丰富的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后代的遗传物质总体。小至提供个别性状,大至一个遗传原种的综合体,都可以称为种质。它包括分类学中的种、亚种、变种和栽培品种、品系、类型。所以,种质资源是泛指已用于或可用于育种的各种栽培、半野生、野生植物的总称。
种质资源是良种选育的物质基础,良种是在某一生产水平阶段相对比较好的种质。现今的良种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可能因不适应生产的需要而变成“劣种”。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首先是为了植物育种的需要,各类种质资源是有效的作物改良的基础,为品种的进一步改良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如果要继续维持高水平的生产力,遗传的多样性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所以,育种工作者必须充分注意到栽培植物的野生或半野的亲缘种,这些野生种质与目前的栽培种(品种)相比,在农艺性状,特别是在丰产性方面,不免相形见拙。但由于它们具有遗传的多样性,对一些自然灾害具有特殊的抵抗力,或在某一性状方面具有特殊价值的种质,这些“零金碎玉”有时正是品种改良求之不得的东西。所以,人们调查发掘、搜集、保存野生种质资源,往往是因为它能以一个或几个性状提供潜在的经济价值。例如,1980年在巴西亚马逊河大森林中发现了野生的、被称为“奇迹橡胶树”,单株年产胶达100kg,比现在世界栽培的高产品种产胶量要高10倍,可见,野生种质有巨大的生产潜力。又如,山茶花已有近千年的栽培历史,培育了许多花色品种,唯独还没有开黄花具香味的品种。开黄花的野生金花茶和具香味的长瓣短柱茶(攸县油茶)的发现,将为人类培育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开黄花具香味的山茶花新品种提供了基因资源。而这种具有很大利用价值的基因综合体,是很难期望应用现代育种技术加以重新构成的。目前,还有许许多多仍处于深山野岭、默默无闻,还没有被人发现利用的种质资源,一旦被人们发现了解之后,就有发展成为新的栽培物种的潜力,甚至能在人类生活中发挥重大作用。
种质资源是极其珍贵的农业遗产与自然资源。随着自然资源的破坏、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新品 种质资源是极其珍贵的农业遗产与自然资源。随着自然资源的破坏、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新品种或杂交种的推广,使得很多老品种,特别是古老的地方品种逐渐被淘汰,因而使通过长期人工选择与自然选择所形成的某些重要遗传资源有消失的危险。而且新品种代替老品种进行得很快,往往出现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大面积推广某一二个经济价值高的优良新品种。一旦气候条件发生变化,或者出现新的病害,就会造成毁灭性的损失。植物种质流失的严重后果,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种或杂交种的推广,使得很多老品种,特别是古老的地方品种逐渐被淘汰,因而使通过长期人工选择与自然选择所形成的某些重要遗传资源有消失的危险。而且新品种代替老品种进行得很快,往往出现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大面积推广某一二个经济价值高的优良新品种。一旦气候条件发生变化,或者出现新的病害,就会造成毁灭性的损失。植物种质流失的严重后果,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种质资源是作物育种的物质基础。
上一篇: 桃树盛果期怎么管理?
下一篇: 牛棉子饼中毒的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