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大豆根瘤固氮在农业耕作体系的作用,需要尽可能采用大豆与禾本科或经济作物进行间套轮作的种植体系,通过根瘤菌接种发挥高效高氮功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豆科、禾本科间、套、轮作为例,它源自我国农民长时期积累的有效种植经验,现在很多国家引用了这项种植措施,收效显著。国内外文献均说明,豆、禾间、套、轮作,豆科植物能为禾本科植物提供当季所需氮素营养30%~60%,还对后茬作物有利。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当豆禾作物间作时,因禾本科吸氮能力强,可快速吸走豆科植物根系土壤中的氮。因此,豆、禾作物间作可以解决根瘤菌“氮阻遏”的障碍,在促进根瘤菌结瘤固氮的同时,实现两种作物的互惠高产。在氮水平较高的土壤中,大豆根系很少结瘤,根瘤共生固氮的量相当少,对氮的贡献表现为“锦上添花”,没有实质性的贡献。而在含氮较低的土壤中,少施或不施氮肥,通过接种高效根瘤菌,依靠根瘤菌的结瘤固氮作用,基本上能保证大豆对氮素的需求,体现出“雪中送炭”的价值。
上一篇: 秋季种菠菜应注意防治哪些病害?
下一篇: .怎样区别兰叶上的生理病斑与侵染性病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