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豆类作物 > 菜豆 > 蔬菜豆野螟、瓜实蝇如何防治? 菜豆

蔬菜豆野螟、瓜实蝇如何防治?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瓜实蝇主要有4种:瓜实蝇、南瓜实蝇、桔小实蝇、具条实蝇,以瓜实蝇和南瓜实蝇种群量大。其为害方式是实蝇成虫以产卵器在幼瓜内产卵,幼虫在瓜内孵化取食为害造成瓜腐烂落果。虫量大时会造成大量烂瓜落果损失极大。因为实蝇类是以产卵瓜内为害,成虫又不取食瓜果、叶片,所以一般的喷药保护幼瓜不起作用。主要的防治措施是诱杀实蝇成虫!

防治方法:

1、制作诱杀瓶内挂诱蝇酮诱芯,来大量诱杀实蝇雄成虫;

2、购买使用瓜实蝇诱杀粘蝇板,诱杀实蝇雌雄成虫;

3、自己配制瓜实蝇诱杀糖醋饵料,利用实蝇成虫需要取食花蜜、糖蜜等补充营养的特性,用红糖煮水开后加入适量的蛋白胨或淀粉使之有适当的黏稠度,再放入适量的80%敌百虫晶体,滴入一些瓜汁和酸醋搅拌均匀后即可使用。将糖醋毒饵用喷雾器每隔3、5株喷2~3张叶片的叶背,即可同时诱杀雌雄成虫。

4、如果是塑料大棚内瓜实蝇成虫数量大,可选用熏蒸作用强的菊脂类农药,使用雾化喷药机进行全棚雾化喷药闷棚灭蝇。

5、处理落瓜烂果清洁瓜园,要及时捡拾清除落地的瓜果,在瓜地临近地挖一深坑放入水加入一些毒死蜱农药,将捡拾的瓜果全部集中丢入水坑内,将瓜果内尚未羽化的实蝇幼虫淹死,减少虫源。

6、瓜类要与叶菜类轮作,禁止同一地块瓜类作物周年循环种植,造成桥梁田不断,实蝇为害加剧,难以防控。

豆野螟又名豆荚野螟,俗称“钻心虫”,是为害豇豆、四季豆等豆类蔬菜的主要害虫,初孵幼虫即蛀入花蕾进行危害,被害花瓣粘在豆荚顶部或脱落后粘在花荚上,幼虫蛀入豆荚继续为害,并有转花、转荚为害的习性,幼虫蛀食豆荚产生蛀孔,荚内及蛀孔外粪便堆积,影响产量和品质。为害时期为5-10月。豆野螟最适宜气候条件为温度25-30℃,相对湿度80%左右。目前,豆野螟已开始在豇豆、四季豆上为害,虫荚率为1-5%。防治意见如下:

1. 及时清除田间落花、落荚,并随时摘除被害的卷叶和豆荚,以减少虫源。

2. 采用频振式杀虫灯和昆虫性引诱剂诱杀成虫。

3. 正确掌握防治时期:根据该虫的生活习性,在豇豆、四季豆盛花期,于早晨8点前花瓣张开时喷药,重点喷蕾、花、嫩荚及落地花。药剂选用:

1.3%农年丰乳油1200-1500倍液

5%锐劲特悬浮剂800-1200倍液

1.8%集琦虫螨克1500倍液

52.25%农地乐乳剂1000倍液

2.5%功夫乳油500-1000倍液。

注意:防治蔬菜害虫一定要严格选用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及生物制剂,禁止使用甲胺磷、水胺硫磷等高毒、高残留农药。提倡轮换和交替使用农药,特别要认真执行豆类蔬菜上市安全间隔期,保证蔬菜中农药残留量不超过国家标准。

一、瓜实蝇又称黄瓜实蝇、瓜小实蝇、瓜大实蝇、“针蜂”瓜蛆,主要为害苦瓜、节瓜、冬瓜、南瓜、黄瓜、丝瓜等。 

防治方法 

(1)用毒饵诱杀成虫:用香蕉或菠萝皮40份,90%敌百虫0.5份(或其他杀虫剂),香精1份,加水调成糊状,制成毒饵,直接涂在瓜棚篱竹上或装入容器挂于棚下,每667平方米(1亩)布设20个点,每点25克,能诱杀成虫。(2)清除病害瓜:摘除被害瓜,并将烂瓜、落瓜深埋处理。(3)保护幼瓜:在瓜实蝇严重发生区,将幼瓜套上纸袋,避免成虫在其上产卵。(4)药剂防治:在成虫盛发期,选在中午或傍晚施药防治。可用灭杀毙6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3000倍液喷雾。因成虫出现期长,需3~5天喷1次,连喷23次,防治效果显著。

二、蔬菜豆野螟

豆野螟俗称豇豆钻心虫,是豆科蔬菜上常见的主要害虫,防治方法:

㈠、防治指标:在豇豆始花至盛花期,当百花有虫达10头或花害率15%左右或荚害率5%的田块,为防治对象田。

㈡、防治适期:豇豆始花至盛花期,低龄幼虫阶段(3龄前)是防治的最佳时期。

㈢、防治措施:

  1、及时清除田间落花、落荚和枯叶,并摘除被害豆荚,减少虫源;

  2、在豆田架设杀虫灯,诱杀成虫;

3、药剂防治:策略是“沾花不沾荚”,即在豇豆、四季豆等作物始花期第一次施药,第二次在盛花期(2—3个花相对集中时),于早晨8点前花瓣张开时喷药,5—7天一次,连续2—3次,重点喷施蕾、花、嫩荚及落地花。

  (1)1.8%虫螨克每包兑水一喷雾器。

  (2)强敌3121000倍。

  (3)新农宝1000倍。

  (4)功夫1500—2000倍。

瓜实蝇又叫做黄瓜实蝇、瓜小实蝇、瓜大实蝇、“针蜂”、瓜蛆。是一种外来害虫,主要危害苦瓜、黄瓜、丝瓜、冬瓜等瓜类作物。

 对瓜实蝇的防治,应根据其发生为害特点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以压制成虫产卵、保护瓜果免受其害为重点。具体应抓好下述环节: 1、清洁田园,加强检查,田间及时摘除及收集落地烂瓜集中处理(喷药或深埋),有助减少虫源,减轻危害。 2、套袋护瓜,在常发严重为害的地区或名贵瓜果品种,可采用套袋护瓜办法(瓜果刚谢花、花瓣萎缩时进行)以防成虫产卵为害。 3、诱杀成虫,利用成虫具趋化性,喜食甜质花蜜的习性,用香蕉皮或菠萝皮、南瓜或甘薯等物与90%敌百虫晶体、香精油按400.51比例调成糊状毒饵,直接涂于瓜棚竹篱上或盛挂容器内诱杀成虫(20个点/667平方,25克/点)。除利用成虫趋化性用毒饵诱杀外,还可用性引诱剂来诱杀成虫(也有人把它归入生物防治)。所谓性引诱剂,是利用虫体的性激素或人工合成的性激素,在瓜棚内均匀布点诱集虫子,配合一定的农药毒杀之,其诱杀效果比单纯化学农药制成毒饵诱杀效果更好。 4、喷药杀虫,在成虫盛发期,于中午或傍晚喷施21%灭杀毙乳油4000~5000倍,或2.5%敌杀死2000~3000倍,或50%敌敌畏乳油1000倍,隔3~5天1次,连喷2~3次,喷药喷足。 5、各种瓜类在结幼瓜时,特别是规模种植,宜安装频振式杀虫灯开展灯光诱杀,零星菜园可用敌敌畏糖醋液诱杀成虫,能有效减少虫源,效果良好;也可在幼瓜期用40%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喷雾;被瓜实蝇蛀食和造成腐烂的瓜,应进行消毒后集中深埋。

豆野螟又名豆荚野螟,俗称“钻心虫”,是为害豇豆、四季豆等豆类蔬菜的主要害虫,初孵幼虫即蛀入花蕾进行危害,被害花瓣粘在豆荚顶部或脱落后粘在花荚上,幼虫蛀入豆荚继续为害,并有转花、转荚为害的习性,幼虫蛀食豆荚产生蛀孔,荚内及蛀孔外粪便堆积,影响产量和品质。为害时期为5-10月。豆野螟最适宜气候条件为温度25-30℃,相对湿度80%左右。目前,豆野螟已开始在豇豆、四季豆上为害,虫荚率为1-5%。防治意见如下:

1. 及时清除田间落花、落荚,并随时摘除被害的卷叶和豆荚,以减少虫源。

2. 采用频振式杀虫灯和昆虫性引诱剂诱杀成虫。

3. 正确掌握防治时期:根据该虫的生活习性,在豇豆、四季豆盛花期,于早晨8点前花瓣张开时喷药,重点喷蕾、花、嫩荚及落地花。药剂选用:

1.3%农年丰乳油1200-1500倍液

5%锐劲特悬浮剂800-1200倍液

1.8%集琦虫螨克1500倍液

52.25%农地乐乳剂1000倍液

2.5%功夫乳油500-1000倍液。

注意:防治蔬菜害虫一定要严格选用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及生物制剂,禁止使用甲胺磷、水胺硫磷等高毒、高残留农药。提倡轮换和交替使用农药,特别要认真执行豆类蔬菜上市安全间隔期,保证蔬菜中农药残留量不超过国家标准。

瓜实蝇为害苦瓜、冬瓜、南瓜、丝瓜、黄瓜等,是瓜类蔬菜的主要害虫。

防治方法:  

1人工消灭幼虫。在受害瓜园,及时采摘被幼虫为害的未熟先黄虫瓜,每天拾净架下落瓜,集中用药水泡浸,杀死幼虫,以防止幼虫入土化蛹,减少翌年虫口基数。  

2诱杀成虫。在成虫期用引诱济滴入诱捕器(诱捕器也可用可乐瓶制作)内诱杀成虫,或敌百虫糖醋液诱杀成虫,糖醋液配方为糖:醋:酒:水:敌百虫为6:3:1:10:0.5,药液可用罐头瓶盛装,挂于架上,每亩挂7~10瓶,并定期添加药液和处理死虫。  

3药剂防治。在成虫活动期,用20%甲氰菊酯乳油3000倍或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喷洒瓜园,间隔7~10天喷一次,连续3~4次。  

4果实套袋。在瓜园幼果期瓜实蝇成虫未产卵前,用纸袋或透气的薄膜袋进行套袋,防止成虫产卵为害果实。  

5结合冬季清园翻耕土壤,消灭越冬虫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