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兽医兽药 > 养殖场消毒有哪些注意事项? 兽医兽药

养殖场消毒有哪些注意事项?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养殖场大门、生产区及畜(禽)舍入口处应设立消毒池或专用消毒通道,按规定添加、更换消毒液。

(2)畜(禽)舍及其物品、用具消毒前应先进行清扫、洗刷。

(3)根据消毒对象和消毒目的选配消毒剂。

(4)注意两种或两种以上消毒剂的配合使用,避免产生配伍禁忌,影响消毒效果。

(5)消毒剂应定期更换,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消毒剂交替使用,以免产生耐药性,影响消毒效果。

1 选择合格的消毒剂

畜禽养殖场选择消毒剂要在兽医人员指导下,根据场内不同的消毒对、要求及消毒环境条件等,有针对性地选购经兽药监察部门批准生产的消毒剂,或是选购经当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推荐的适宜本地使用的消毒剂。选择时要检查消毒剂的标签和说明书,看是否是合格产品,是否在有效使用期内。消毒剂要具有价格低,易溶于硬水,无残毒,对被消毒物无损伤,在空气中较稳定,且使用方便,对要预防和扑灭的疫病有广谱、快速、高效消毒作用。

2 选择适宜的消毒方法

应用消毒药剂时,要选择适宜的消毒方法,根据不同的消毒环境、消毒对象和被消毒物的种类等具体情况,选择对其可产生高效可行的消毒方法。如拌和、喷雾、浸泡、刷拭、熏蒸、撒布、涂擦、冲洗等。

3 按要求科学配制消毒剂

市售的化学消毒药品,因其规格、剂型、含量不同,往往不能直接应用于消毒工作。使用前,要按说明书要求配制实际所需的浓度。配制时,要选择稀释后对消毒效果影响最小的水,以及稀释后适宜的浓度和温度等。还要注意有些配好的药液不宜久贮;有的多次使用时要先测定有效氯含量,然后根据测定结果进行配制。做好这些都可以提高消毒效果。

4 设计科学的消毒程序

有些畜禽养殖场消毒效果差,主要是执行的消毒程序不科学。畜禽养殖场现行的有两种消毒程序,一种消毒程序的观点是消毒能代替清洁,使用直接消毒程序;另一种消毒程序的观点是先清洁被消毒物上的有机物质障碍后再消毒,使用先清洁后消毒程序。我们把现行两种消毒程序综合起来,设计把一次消毒程序改为二次消毒程序,具体为:第一次是使用稀释好的消毒药剂直接进行消毒,待一定作用时间后,清洁被消毒物上的有机物质或其它障碍物质,再用消毒药剂重复消毒1次。设计这种二次消毒程序,既科学彻底,消毒效果又好。

5 科学消毒

有的农户在畜禽养殖场的消毒时,往往是用消毒药剂全面喷洒1次就算消毒完了,不注意应用浓度和接触作用时间,这样达不到良好的消毒效果。应让被消毒物充分与消毒药剂接触,有效应用浓度每平方米至少需要300毫升。要掌握好消毒作用时间,当接触时间过短时,往往达不到杀灭的目的,只有达到规定作用时间后才能保证消毒药剂将病原体杀灭。在畜禽养殖场内应用熏蒸消毒时,还需注意保证相对的温度,以达到良好的消毒效果。消毒工作中,不要随意把两种或两种以上消毒药剂混合使用,以免出现配伍禁忌而产生节抗现象,降低消毒效果。

6 严把人员、车辆、物品进出的消毒关

在畜禽养殖场内,虽然都执行了严格的消毒工作,又在进出口设置了消毒槽,但还不能完全切断外界病原体的侵入。必须严格控制场外人员进出,定期更换消毒槽中的消毒药剂,以防挥发后失去药效。饲养管理人员要注意保持身体清洁与健康,入场前需在洗手池清洗,换上工作帽、工作服和工作靴。车辆、饲养工具及关物品等进出要经过严格消毒。只有采取综合控制措施,从严把关,才能保证场内取得良好的消毒效果。

7 其他

消毒药要求保存在阴凉、干燥、避光的环境下,否则会造成消毒药的吸潮、分解、失效;购买和使用消毒药要注意外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实际使用时,尽量不要把不同种类的消毒药混在一起使用,防止相拮抗的两种成分发生反应,削弱甚至失去消毒作用;消毒池内的消毒药应定期调换,以确保有效的消毒效果;免疫前后1d和当天(共3d)不喷洒消毒药,前后2~3d和当天(共5~7d)不得饮用含消毒药的水,否则,会影响免疫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