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蚜虫
症状:蚜虫一般呈浅绿色、黄色或紫红色,体小而柔软,长约2毫米,繁殖速度极快。蚜虫危害的植株,叶和花上常呈现黑斑。另外,蚜虫的口器能刺入植物组织,吸取植株营养,并将有害物质注入植株,影响其生长,同时会传播病毒病。
防治:
(1)加强栽培管理。蚜虫的寄主较多,是最具破坏力的昆虫,因此,应及时除去种植床下面及周围的杂草。另外,注意定期检查温室顶窗、侧窗的防虫网,对破坏网面及时进行修补或更换。
(2)物理防治。蚜虫对黄色、橙黄色具有较强的趋性,可在种植床上方90厘米处悬挂黄色粘虫纸,对蚜虫进行诱捕,效果较好。也可采用水剂蚜螨杀3000倍液、氧化乐果乳油2000倍液、40.7%毒死蜱轮换喷施,进行防治。
2.红蜘蛛
症状:红蜘蛛体型很小,呈卵圆形,形如蜘蛛,体色多为白绿色或棕红色。它主要用口器刺入植株的细胞,吸取汁液,使植株失绿,从而呈现银白色斑点。经红蜘蛛为害过的佛焰苞上常呈现棕色斑点,老叶受害严重时,导致植株黄化褪色,若发展到极严重阶段可观察到蛛丝。
防治:
(1)加强栽培管理。红蜘蛛在高温条件下繁殖速率明显加快,因此,尽量使温度保持在18℃至28℃范围内,避免高温情况发生。
(2)化学防治:红蜘蛛潜伏在叶片背面,喷施药剂时从叶片背部往上喷,效果会更好。可采用18克/升的阿维菌素2000倍液或达螨酮1500倍液进行防治。
3.蓟马
症状:蓟马长约2毫米,呈浅黄色或棕褐色。主要用口器刺入植株组织,吸取汁液,从而使叶片呈现棕色条斑,佛焰苞片和肉穗则变褐发黄。植株受害严重时,特别是幼苗,叶片将变得发脆或变形。
防治:蓝色粘虫纸对蓟马的诱捕效果极佳,还可用吡虫啉进行喷施防治。
红掌对化学药剂敏感,极易产生药害,因此,在进行防治时,应优先考虑预防性栽培措施,在预防性措施得不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再选择化学防治,正确使用化学药剂是非常必要的。为了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必须做到:
(1)在选用某一新的化学试剂前,应对少量植株进行药效实验,2个月后判断药效的安全性(红掌在喷药6至8周后药害症状才会表现出来)。
(2)严格按照标签上注明的剂量和使用方法进行喷施。
(3)尽量减少喷药次数,取消预防性喷药。
(4)病虫害对长期使用的药剂敏感性会下降,应经常换用不同的药剂来处理,一种药剂在同一种植床的使用次数不得超过三次。
1.螨类主要包括小型红蜘蛛、二斑叶螨、跗线螨等,其主要危害幼叶和芽,使之变黄枯萎。它用口吸器刺入红掌细胞,吸取汁液使植株失绿,呈银白色斑点,并可使佛焰苞呈现棕色斑点。红蜘蛛体型很小,呈卵圆形,白绿色或棕红色。可选用18%阿维菌素4000至5000倍液及18.5%三氯杀螨醇600至800倍液防治,每次喷洒时雾化效果要好,叶背叶面全部喷施,封闭区域应一次性喷完。
2.蚜虫危害较为严重的是桃粉蚜,其次是棉蚜、马铃薯长管蚜、茄沟无网蚜等,危害的叶片和花常呈现黑褐色斑点。与此同时,蚜虫会携带病毒刺入组织吸取植株营养,并将有害物质注入植株,影响其生长。应保持温室环境整洁卫生,及时除去温室周边杂草,使其无寄主。药物防治可采用蚜螨磷、抗蚜威等2000倍液喷雾,5天施一次,连施3次。
3.蓟马主要用口器直接刺入植物组织吸取汁液,受危害的叶片和花上常呈现棕色条斑,严重时幼苗叶片发脆、变形,主要是苜蓿蓟马和烟蓟马,可用粘虫纸或黑光灯进行诱捕。化学防治常用呋喃丹1000倍液等进行喷雾。
4.蚧壳虫主要有蚧壳虫、葡萄棉蚧、多毛蚧等,主要危害茎和叶。除生物防治外,可选用50%杀灭威8000至10000倍液或25%谷硫磷600倍液,7天喷施一次。
5.鳞翅目害虫主要包括锞纹夜蛾和贪夜蛾等,鳞翅目幼虫在植株的叶和花上蛀洞或从叶背面啃食植物组织,使叶片出现不规则孔洞。除人工除虫外,还可喷施灭多虫1000倍液等溶液,确保叶片正反面都喷上。
6.白粉虱包括白粉虱和烟草白粉虱,主要刺吸植物组织,使叶片失色。它同时能分泌蜜露,从而滋生真菌病害。除了利用粘虫纸或黑光灯诱捕外,还可用1.8%阿维菌素2000至3000倍液或10%扑虱灵1000倍液喷雾或25%灭螨猛乳油1000倍液防治。在清晨成虫停歇、活动力不强时喷药可提高杀虫效果。侧重叶背喷药,连续用药,不同药物交替使用。
7.其他蝼蛄主要啃咬红掌的根,导致整个植株干枯死亡,可用4%灭虫威2000倍液喷施。蜈蚣幼虫啃食植株根尖,从而引起根部真菌侵染。蜗牛主要包括蜗牛和蛞蝓,它们主要啃食根尖,危害叶片和芽。如果叶片上长有小泡,且下表面有棕色的木栓层,叶尖部的小泡呈黄色,就有可能是蜗牛舔食叶片下表面所致。蜗牛可用啤酒或马铃薯块诱捕,也可用4%灭虫威每平方米0.5克或6%聚乙醛每平方米0.7克或两种药剂1誜1混合液进行诱杀。
上一篇: 什么是地栽香菇?
下一篇: 金花菜对土壤温度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