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护性耕作下,由于耕作方式的改变,加上覆盖在地表的秸秆残茬会发生腐解,对肥料的需求会发生变化,应根据土壤供肥性能、作物需肥规律和肥料效应,结合生产实际,进行合理施肥,一般情况下小麦肥全部底施,玉米和水稻应合理追施。玉米高产田苗肥用量占总追肥量的40%,穗肥约占40%,粒肥约占20%。中产田苗肥约占0%,穗肥约占50%。低产田苗肥约占60%,穗肥约占40%。施肥后立即覆土,有利提高肥效。
苗肥一般在定苗后至拔节前;穗肥在大喇叭口期;粒肥在抽雄至吐丝时追施。一般氮肥深施10厘米左右为宜。
水稻分蘖期施用氮肥数量一般应占总氮肥施用量的20%~30%。穗肥的施用时期一般在抽穗前15天施用较为适宜,施肥量为氮肥总量的10%~15%,剩余的钾肥和磷肥在此时期全部施入。粒肥的施用时期应在齐穗期,追肥粒肥判断标准,以孕穗期的叶色为准,当抽穗后的叶色比孕穗期淡时,才能施用粒肥。
上一篇: 羊鼻蝇蛆病有什么防治措施?
下一篇: 月季根瘤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