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用良种
种子是农作物产量高低的内在因素,选用良种是实现玉米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选用良种方面要因地制宜,应根据播期、肥水条件、产量水平及灾害情况选用相应的玉米良种。我县玉米产量居全省较高水平,根据我县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种植习惯,应选用耐密植、抗逆性强、紧凑大穗型品种,目前我县较适宜种植的玉米品种可选择郑单958、浚单20、先玉335、登海605等高产品种。另外,购买玉米良种尽量到信誉度高、近几年无质量事故的销售点,以保障种子质量。
二、种子处理
选购已经包衣处理的种子。如果种子尚未包衣,可在播种前2天用种衣剂包衣处理,包衣后在阴凉处晾干。不论玉米种子是否包衣,提倡播前晒种,具体方法是:播种前1周左右,选择晴朗微风的天气,把种子摊在干燥向阳的地上或席上,连续晒2~3天,晒匀,白天晒晚上收,防止受潮。经过晾晒后可提高种皮的透气性,使种子发芽率提高,出苗率可提高13%~28%。同时日光中的紫外线可以杀死种皮表面的病菌,减少玉米丝黑穗病的危害。最好播种前在室内做一下发芽试验,如果发芽率、发芽势不理想应及时更换种子,避免最佳播期过后损失不可弥补。
三、玉米高产播种技术
1、适时早播
提倡夏玉米麦收后机械直播。玉米直播可有效防止粗缩病的发生和危害,可是开花授粉期避开7月中、下旬高温寡照等不利气候条件。目前,我县玉米套种面积较大,套种玉米主要是解决生育期不足和雨季芽涝问题,但玉米套种存在密度难控制,苗小、苗弱、苗子不匀,病虫害严重,田间操作困难等问题,难以适应更高产的要求。玉米直播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同时,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农业基础条件的改善,夏收夏种时间大大缩短,可有效解决玉米生育期不足和雨季芽涝的问题。播种要抢时早播。早播可增加有效积温,延长玉米有效生长期,避免“芽涝”和后期低温影响,保证玉米充分成熟,实现籽粒饱满和增加粒重的目标。一般应在小麦收获后及时免耕直播,争取麦收后2天内完成玉米播种。
2、足墒播种。播种墒情指标要求土壤相对含水量在75%左右,若墒情合适,可在小麦收获当天完成玉米播种。若墒情不好,可先播种后灌溉,避免先灌溉造墒,影响播种机下地,延误播种时间。播种时一般大田等行距种植行距在55~65厘米之间;采用大小行时,大行距为75~85厘米,小行距为30~40厘米。
若播种时施用种肥或种、肥同播,应做到肥、种分离,施肥深度一般在6~8厘米,以防止肥料离种子太近而“烧苗”。种肥可选用颗粒状复合肥或复混肥,用肥量控制在7.5--10公斤。
3、适当增加播种量。为保证合理密度,每亩播种量一般为3公斤,最低不少于2.5公斤,以保证有足够的苗数。
4、播种深浅适宜。提倡机械播种。机械播种有利于保证深浅一致、出苗整齐。一般墒情好的地块,播深以4-5厘米为宜;粘土或土壤过湿时,播种宜浅以3-4厘米为宜。
5、播后镇压。播后要适当镇压,干旱时要重镇压,以提高出苗率;而土壤水分过多时,不要镇压,以影响出苗。
四、注重苗期化学除草
在玉米播种后出苗前,亩用40%乙·莠悬浮剂150-200ml兑水20-40kg喷地面,确保喷湿、喷匀;防治杂草苗后茎叶处理,玉米3-5叶期可亩用4%烟嘧磺隆悬浮剂(玉农乐)75ml适期喷雾,严格控制用药量,6叶期后易造成药害,应停止使用,喷除草剂前后一周内不能使用有机磷农药,否则易造成药害。
五、加强苗期病虫防治
防治玉米粗缩病要坚持治虫防病的原则,采取减少灰飞虱虫源和做好传毒昆虫防治等措施,把传毒昆虫控制在传毒之前。一是防治灰飞虱,防止传毒。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20g/亩喷雾防治,同时注意田边、沟边杂草喷药防治。二是结合麦蚜防治兼治灰飞虱。采用麦蚜和灰飞虱兼治药剂,喷透喷全麦田。三是拔除病苗。适当晚间、定苗,在病株显症后的玉米5~6叶以后进行间苗定苗。发生玉米粗缩病的地块,要结合间苗定苗拔除病苗,以减少粗缩病毒源和田间病株。
上一篇: 萝卜空心病如何防治?
下一篇: 玉米的贮藏间有哪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