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 成年母猪什么时候淘汰好?怎样进行?

成年母猪什么时候淘汰好?怎样进行?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猪的生产性能随年龄而变化,青年时( l - 2 胎)繁殖能力较低,成年时( 3 - 4 胎)最旺盛,老年( 8 胎以上)又逐渐衰退。为了保证繁殖猪的均衡生产和不断提高生产水平,必须注意猪群的经常更新。

实践证明,种猪利用 6 年后,生产性能明显下降,必须及时淘汰;个别生产性能优秀的种猪可适当延长使用年限,并不断培养后备猪来加以顶替。

为了确保后备猪的质量,在选留后备猪时数量上应留有充分挑选的余地。育成母猪( 3 - 4 月龄的断奶小母猪)最好等于计划淘汰和计划发展基础母猪数的 2 倍左右,后备母猪 ( 5 - 9 月龄)应等于计划淘汰和计划发展的基础母猪数的 1 倍左右。至于育成公猪和后备公猪,则应比母猪还要多留,以便于挑选。一般猪场母猪的年淘汰率在 15 %左右,公猪则达 20 %。

猪的生产性能随年龄而变化,青年时( l - 2 胎)繁殖能力较低,成年时( 3 - 4 胎)最旺盛,老年( 8 胎以上)又逐渐衰退。为了保证繁殖猪的均衡生产和不断提高生产水平,必须注意猪群的经常更新。

实践证明,种猪利用 6 年后,生产性能明显下降,必须及时淘汰;个别生产性能优秀的种猪可适当延长使用年限,并不断培养后备猪来加以顶替。

为了确保后备猪的质量,在选留后备猪时数量上应留有充分挑选的余地。育成母猪( 3 - 4 月龄的断奶小母猪)最好等于计划淘汰和计划发展基础母猪数的 2 倍左右,后备母猪 ( 5 - 9 月龄)应等于计划淘汰和计划发展的基础母猪数的 1 倍左右。至于育成公猪和后备公猪,则应比母猪还要多留,以便于挑选。一般猪场母猪的年淘汰率在 15 %左右,公猪则达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