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合适的断奶仔猪
在目前农村的条件下,宜推广、采用4—5周龄早期断奶。若过早断奶,因不具备相应的条件,保育难度大,于生产不利。饲养早期断奶仔猪的农户,首先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求日后养成的小猪或大猪畅销;其次是选购合格的仔猪,其主要标志是4—5周龄断奶、个体重达6—8千克、每头日采食量达200克以上(可从粪便状况参考判断),不合格的早期断奶仔猪极易拉稀消瘦;其三是选购外形好、精神好、健康活泼、声音清脆、粪便正常、有检疫及免疫标识的个体都是很重的。
二、猪栏的准备及进猪
保育猪栏是养好早期断奶仔猪的重要设施。栏舍位置须利于卫生防疫和饲养管理。南方气温较高,保育栏宜分为室内外两部分,室内部分设保温间、饲槽和睡床等,室外部分设饮水、喷淋装置、自由运动场及排泄粪尿空间等。进猪前两周,猪栏须打扫、清洗,并用两种不同消毒药分别消毒两次,空置待用。
选购仔猪时须询问查清预防注射和饲养情况,为后来的卫生防疫和饲养管理提供参考。进猪时按性别及体重大小合理分群,每栏10—20头,每头占栏面积约1平方米。分群后须连栏带猪全面喷洒消毒药液1次,可有效防病和避免咬架,安定猪群。然后让仔猪饮用适量电解质水溶液(葡萄糖25克、氯化钠4.5克、碳酸氢钠2克、柠檬酸0.3克、醋酸钾0.2克、氯化钾0.05克、加水至1000毫升),可以增强抵抗力。
三、注重使用全价饲料
必须用断奶料而不是用乳猪料或小猪料饲喂早期断奶仔猪。断奶料的特点有三:一是容易消化,对消化道刺激小。常选用乳清粉、膨化大豆、鱼粉、血浆蛋白粉及脂肪粉等容易消化的原料参与配制,同时联合添加外源性蛋白酶、淀粉酶、果胶酶、植酸酶等,以促进消化及减少抗营养因子对消化道的损伤。二是添加合理比例的酸化剂(如柠檬酸等),可以保持食入饲料后胃液pH值在4以下,促进胃蛋白酶的作用,提高饲粮中蛋白质的消化率。三是添加适量的益生素和低聚寡糖,维持仔猪消化道正常微生态环境,改善消化机能。合理使用断奶料,可将仔猪的断奶应激减至最低,有效防止断奶拉稀、消瘦,促进消化器官和免疫器官的正常发育。
四、采用两阶段限制饲养方式
这种饲养方式可有效地解决早期断奶仔猪食多了拉稀或食少了长得慢的问题。此方式将早期断奶仔猪的保育期分为体重6—12千克和12—20千克的前后两个阶段,每个阶段历时2.5—3.0周。前阶段饲喂断奶料(约含消化能13.5—14兆焦/千克,粗蛋白质19%—20%),每天喂5餐,每隔2.5小时喂1次,每次喂饲以八成饱为度,若吃得太饱易拉稀。后阶段饲喂乳猪料(约含消化能13.5兆焦/千克,粗蛋白质18%—19%),但不要将断奶料直接换为乳猪料,必须从断奶料合理掺合乳猪料开始,逐渐实现乳猪料替代断奶料。后阶段每天饲喂4餐,每隔3小时喂1次,每次喂饲以刚吃饱而无剩料为度。必须定时喂饲,才有利于消化吸收,促进生长发育。一般早期断奶仔猪于保育期满(即达8—9周龄),个体重约20千克,增重耗料比为1:1.6—1.8。须及时出栏。
仔猪断乳到4月龄是育成阶段,故断乳仔猪又叫育成猪。断乳仔猪的饲养是其生长的过渡时期,断乳半个月内应保持原来的饲养水平不变,饲料不变,半个月后才逐渐过渡到新的水平。 断乳仔猪是身体生长的奠基时期,为了促进其肌肉、骨骼迅速生长,需要高蛋白、高能量的精饲料以及必需的矿物质和维生素,每千克饲料中应有13.8~14.6兆焦的可消化能和18%的粗蛋白质,但应限制碳水化合物和粗纤维过多的饲料,以免早期过肥和影响消化,身体长不大。在以薯类为主的情况下,可用红薯干40%,麸皮30%、豆饼、鱼粉、青干草粉各10%,另加骨粉或贝壳粉2%,食盐按季节用0.25%~0.5%,混合饲喂。白天喂4餐,晚上喂1餐,并供足饮水。 正常的猪粪便,断乳时呈软而表面光泽的长串,长8~10厘米,直径2~2.5厘米,4月龄时呈块状。如饲料不足则粪便呈粒状、干硬而小,精饲料过多则粪稀软而不成块,青饲料过多则粪便稀、黄绿色且有草味。应根据不同情况调整饲料。 保持猪体清洁、干爽,让其充分运动晒太阳,并于每吨饲料中加入硫酸铜125~250克,以促进成长。
猪的驱虫间隔时间主要由感染的情况和虫体活动情况来决定。如环境卫生条件差,再感染的机会频繁,则要求驱虫的间隔时间较短;若猪舍及运动场都是水泥或石灰三合土地板。干爽、环境卫生好,则驱虫间隔时间可长些。猪蛔虫自感染性虫卵到小肠内发育为成虫,需2~2.5个月,而猪蛔虫又是最主要的驱虫对象,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每隔1.5~2个月用左旋咪唑驱虫1次,可减少猪体内的载虫量和降低外界环境的虫卵污染率,从而控制寄生虫病的发生。
上一篇: 母牛的配种使用年限是多少年?
下一篇: 大葱怎样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