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渔业 > 水产养殖 > 其他水产 > 哪些蛙病主要危害蝌蚪? 其他水产

哪些蛙病主要危害蝌蚪?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 车轮虫病病因 :由原生动物门纤毛纲的单细胞动物车轮虫引起。它寄生在蝌蚪体表和鳃上,以纤毛摆动,在蝌蚪体表滑行,以胞口吸食蝌蚪组织细胞和血细胞。症状 :患病蝌蚪食欲减退,呼吸困难,动作迟缓而离群,常常造成大量死亡。防治方法:(1)减少蝌蚪养殖密度,加强营养,预防发病;(2)发病初期,每立方米水体使用硫酸铜0.5g和硫酸亚铁0.2g,全池泼洒。 2、 出血病病因: 由多种细菌和真菌感染所致。症状: 已长出后肢的蝌蚪,腹部及尾部有出血斑块,故又称红斑病,蝌蚪在水中打转一段时间后,沉入水底死亡。防治方法: (1) 定期消毒水体、保持饵料卫生,及时清除残饵;(2)将蝌蚪高度集中在网箱内,按每万尾蝌蚪用50万单位青霉素和50万单位链霉素浸泡半小时,疗效显著。3、 气泡病病因: 由池水过肥或水质不洁,水中某些气体(氧气、二氧化碳、甲烷、硫化氢等)过饱和而引起。在高温季节,孵化池中的藻类大量繁殖,光合作用旺盛,产生大量氧气气泡,如果被蝌蚪吞食,造成本病;孵化池中剩余饵料长时间积在水底不断发酵水解,释放出二氧化碳、甲烷、硫化氢等气体,如果被蝌蚪吞食,容易引发气泡病。症状: 患气泡病的蝌蚪肠内充气,致使身体腹部膨胀,浮于水面,难于下潜,游动迟缓,摄食困难,严重者死亡。防治方法:(1)经常换水,改善水质,消除重金属盐类;(2)补充富含钙和维生素的饵料。 4、红腿病 病因: 由嗜水单胞菌及不产酸菌株等革兰氏阴性菌所至。该病传染快,死亡率高,危害大。症状: 发病个体精神不振、活动能力减弱、腹部膨胀、口和肛门有带血的粘液。发病初期后肢趾尖红肿,有出血点,很快蔓延到整个后肢。解剖可见腹腔有大量积水,肝、脾、肾肿大并有出血点。胃肠充血,并充满粘液。防治方法 定期换水保持水质清新,控制合理的养殖密度,定时定量投喂食物。及时将发病个体分离,控制疾病蔓延。用3%浓度的食盐溶液浸泡病蝌蚪20分钟。用浓度为10ppm的氯霉素进行全池泼洒消毒。每日一次,连续用药3天。在饵料中加拌磺胺嘧啶每公斤1—2克。每日一次,连续用药3天。 5 、胃肠炎病因:多与水质不清洁、饵 料不卫生有关。症状:蝌蚪发病初期活动异常,常浮于水的上层,游动不止,食欲下降。肛门处常拖有线状粪便难以排掉。解剖可见蝌蚪的肠壁充血肿胀发炎。防治方法:保持水质清新,适当换水,定期对水体消毒。饵料要洁净卫生,不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发现病死蝌蚪必须及时清除,防止疾病蔓延。发病初期,在饲喂的饵料中添加治疗药物,即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胃散片或酵母片一片,痢特灵一片,研磨成粉沫,与饲料混合均匀之后饲喂。连续用药3天,每日一次,该病即可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