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 > 影响土壤有机质转化的因素有哪些? 其他

影响土壤有机质转化的因素有哪些?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有机质组成与状态:物理状态,化学组成,搜索C/N。
2.土壤环境条件:湿度与通气状况,温度,酸碱度,重金属及盐分等。

  • 微生物是土壤有机质转化的主要驱动力,凡是能够影响微生物活动及其生理作用的因素如植物残体特性、水分、通气性、土壤特性、温度等都会影响土壤有机质的转化。

    一、植物残体特性

    植物残体的新鲜程度、破碎程度和紧实程度、以及C/N、化合物组成等均影响分解转化。C/N不仅影响有机残体分解速度,还影响土壤有效氮的供应,通常以25:1或30:1较为合适。因为微生物生物体合成需要5份C和1份N,同时需要消耗20份C作为能源,故C/N<25:1时,微生物活动最旺盛,分解有机质速度较快,释放出大量N素,相反C/N>25:1时,N相对不足,会出现微生物与植物共同争夺土壤中的有效N。含易分解有机化合物多的比含难分解化合物多的易分解,如含蛋白质多的比含木质素多的易分解。

    二、水分、通气性

    最适湿度:土壤持水量的50%~80%; 低洼、积水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

    通气不良利于有机质累积。在好气条件下,微生物活动旺盛,分解作用可进行较快而彻底,有机物质---->CO2和H2O,而N、P、S等则以矿质盐类释放出来。在厌气条件下,好氧微生物的活动受到抑制,分解作用进行得既慢又不彻底,同时往往还产生有机酸、乙醇等中间产物。
    在极端嫌气的情况下,还产生CH4、H2等还原物质,其中的养料和能量释放很少,对植物生长不利。

    三、温度

    在0~35℃范围内,有机质的分解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土壤微生物活动的最适宜温度大约为25-35℃。

    四、土壤特性

    土壤粘粒含量越高,有机质含量也越高。有机质与粘粒结合免受微生物破坏。pH值通过影响微生物的活性而影响有机质的分解,各种微生物都有其最适pH范围,多数细菌的最适pH为6.5~7.5,真菌为3~6、,放线菌为略偏向碱性。由于细菌数目最多,所以pH6.5~7.5较适宜,过酸过碱对一般的微生物均不大适宜
  • 微生物是土壤有机质转化的主要驱动力,凡是能够影响微生物活动及其生理作用的因素如植物残体特性、水分、通气性、土壤特性、温度等都会影响土壤有机质的转化。

      一、植物残体特性

      植物残体的新鲜程度、破碎程度和紧实程度、以及C/N、化合物组成等均影响分解转化。C/N不仅影响有机残体分解速度,还影响土壤有效氮的供应,通常以25:1或30:1较为合适。因为微生物生物体合成需要5份C和1份N,同时需要消耗20份C作为能源,故C/N<25:1时,微生物活动最旺盛,分解有机质速度较快,释放出大量N素,相反C/N>25:1时,N相对不足,会出现微生物与植物共同争夺土壤中的有效N。含易分解有机化合物多的比含难分解化合物多的易分解,如含蛋白质多的比含木质素多的易分解。

      二、水分、通气性

      最适湿度:土壤持水量的50%~80%; 低洼、积水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

      通气不良利于有机质累积。在好气条件下,微生物活动旺盛,分解作用可进行较快而彻底,有机物质---->CO2和H2O,而N、P、S等则以矿质盐类释放出来。在厌气条件下,好氧微生物的活动受到抑制,分解作用进行得既慢又不彻底,同时往往还产生有机酸、乙醇等中间产物。
    在极端嫌气的情况下,还产生CH4、H2等还原物质,其中的养料和能量释放很少,对植物生长不利。

      三、温度

      在0~35℃范围内,有机质的分解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土壤微生物活动的最适宜温度大约为25-35℃。

      四、土壤特性

      土壤粘粒含量越高,有机质含量也越高。有机质与粘粒结合免受微生物破坏。pH值通过影响微生物的活性而影响有机质的分解,各种微生物都有其最适pH范围,多数细菌的最适pH为6.5~7.5,真菌为3~6、,放线菌为略偏向碱性。由于细菌数目最多,所以pH6.5~7.5较适宜,过酸过碱对一般的微生物均不大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