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耕除草 番茄栽培除地膜覆盖外,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中耕即可铲出杂草,又可疏松土壤,保水保墒,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在雨后或灌水后,待土壤水分稍干后,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整个生育期一般进行3-5次。前期中耕因根群小,要深一些,后期逐渐变浅。结合中耕要进行培土,以防倒状。地膜覆盖栽培一般不进行中耕,除草时一般就地取土把草压在地膜下,使其黑暗致死,大草要人工拔除。
(2)灌水 番茄栽培如缺水,植株生长缓慢,叶片老化、卷曲,果实变小,病毒病加重。干旱还会引起落花。土壤多肥而又干旱易发生果实脐腐病。如土壤水份管理干湿变化剧烈,还容易引起裂果现象。
春番茄定植时浇水不宜过多。水量过大易降低土温,不利于缓苗。定植后3-5天,待植株心叶颜色由老绿转变嫩绿,生长点开始生长时,扎进土壤,以缩短缓苗期。浇缓苗水后要进行中耕。缓苗后到第一花穗座果期间,如不遇特别干旱,一般不浇水,要进行蹲苗。番茄蹲苗期的管理好坏,是能否获得高产的重要技术环节。一般早熟品种植株长势弱,花器分化早、开花早、结果早,其蹲苗时间不宜过长。中晚熟品种植株长势旺、长势强要严格控秧,蹲苗时间可适当延长。生产上当第一花序果实核桃大,第二花序果食蚕豆大,第三花序开花时结束蹲苗。
番茄蹲苗期结束即进入结果期,结果期要高肥足水,促进茎叶和果食的生长发育。在正常天气情况下,一般每隔4-6天灌水一次,灌水最好要逐渐增大。雨水多时要适当减少灌水。结果期要经常保证土壤湿润,防止忽干忽湿。结果期水肥管理是否充足,是番茄创高产的关键。
番茄灌水方式主要有沟灌、喷灌和滴灌,其中以沟灌为主,番茄栽培不但要重视灌水,在雨季还要注意排水防涝。在没有灌溉条件的地区,番茄栽培最好采用地膜覆盖。
(3)追肥 番茄对营养的吸收量较大,并随着植株生长发育和开花结果的增加而增加,养分的吸收盛期是在结果的盛期。第一果穗座果以后,结合浇水要追施一次催果肥。每亩可施尿素15-20公斤,过磷酸钙20-25公斤,或磷酸二铵20-30公斤。缺钾时应施硫酸钾10公斤。也可用1000公斤腐熟人粪尿和100公斤草木灰代替化肥施用。以后在第二穗果和第三穗果开始迅速膨大时各追肥一次。高架栽培第四穗果开始膨大时也要追肥。追肥可以土壤深施,也可以随水浇灌。前者要注意深施、封严,后者要注意施肥量,以防烧苗。番茄栽培除土壤追肥外,还要进行叶面追肥。叶面追肥可延长叶片寿命,促进生长发育,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增产增值显著,根外追肥可选用0.2%-0.4%的磷酸二氢钾,或0.2-0.3%的尿素,或2%的过磷酸钙水溶液叶面喷施,或喷多元复合肥。果实迅速膨大期如肥水不足,果实发育不整齐,变小,产量明显降低。
(4)插架与绑蔓 番茄除无支柱栽培外,一般都要插架绑蔓。番茄定植后到开花前要进行插架绑蔓,防止倒伏。春旱多风地区、定植后要立即插架绑蔓。插架可用竹竿、秫秸、细木杆及专用塑料杆。插架形式主要有单杆架、人字架、四角架和篱形架。早熟品种可用矮架、晚熟大架番茄不但要高,还要坚固。绑蔓要求随着植株的向上生长及时进行,严防植株东倒西歪或茎蔓下坠。绑蔓要松紧适度。绑蔓要把果穗调整在架内,茎叶调整到架外,以避免果实损伤和果实日烧,提高群体通风透光性能。并有利于茎叶生长。
(5)番茄整枝打杈 适当整枝和摘除多余的侧枝,有利于加强通风透光,防止植株徒长,减少植株营养消耗,促进开花结果,以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早熟栽培一般采用单干整枝法。晚熟越夏栽培可采用连续摘心整枝法,或换头再生整枝法。结合整枝要进行疏花疏果,摘除老叶、病叶。详见番茄整枝部分。
(6)保花保果 春茬露地番茄保花保果的主要措施是培育壮苗,花期使用座果缴素及人工辅助授粉。除盐碱地或特别干旱外,花期控制灌水。花期要进行叶面喷肥。具体方法参照保花保果技术部分。
上一篇: 蚌的消化器官包括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