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茶红锈藻病
主要为害1—3年生枝条及老叶和茶果。枝条染病初生灰黑色至紫黑色圆形至椭圆形病斑,后扩展为不规则形大斑块,严重的布满整枝,夏季病斑上产生铁锈色毛毡状物,病部产生裂缝及对夹叶,造成枝梢干枯,病枝上常出现杂色叶片。老叶染病初生灰黑色病斑,圆形,略突起,后变为紫黑色,其上也生铁锈色毛毡状物,即病菌藻的子实体。后期病斑干枯,变为灰色至暗褐色。茶果染病产生暗绿色至褐色或黑色略凸起小病斑,边缘不整齐。
(二)茶树根癌病
主根、侧根染病初在病部产生浅褐色球状小突起,后扩展为瘤状物,小的似谷粒,大的似蚕豆,多个小瘤聚集一起成大瘤,后期病瘤变为褐色并木质化,表面粗糙,质地坚硬。扦插苗幼苗染病须根少或不发根,造成苗条植株衰弱或叶片变黄脱落,植株死亡。
(三)茶赤叶斑病
嫩叶、成叶、老叶染病,多从叶尖或叶缘处开始产生浅褐色病斑,后扩展到半叶或全叶,形成不规则形大型病斑,病斑颜色较一致,呈深红褐色至赤褐色,边缘具深褐色隆起线,与健部分界很明显,后期病部生出略凸起的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
(四)茶树枝梢黑点病
主要为台茶树枝梢,一般发生在当年生半木质化的红色枝梢上,初生灰褐色不规则形斑块,后向上下扩展,长10一20cm,枝梢全部呈灰白色,其上散生圆形至椭圆形黑色略具光泽的小黑点,即病原菌的子囊盘。
(五)茶圆赤星病
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嫩梢等部位。叶片染病主要见于早春色叶或第一叶上,病部初生褐色小点,后扩展成灰白色中间凹陷的圆形病斑,大小0.8—3.5mm,边缘具暗褐色或紫褐色隆起线,中央红褐色,后期病斑中间散生黑色小点,即病原菌的菌丝块,湿度大时,上生灰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子实层,别于白星病。叶柄、嫩梢染病产生类似的症状。
(六)茶褐色叶斑病
主要为害叶片,多从叶缘处开始现褐色小点,后扩展成圆形或半圆形至不规则形紫褐色至暗褐色病斑,上生灰褐色小粒点,病健部分界不大明显,但病斑紫黑色边缘较宽(别于茶圆赤星病)。有时叶缘上产生多个病斑融合在一起,很似冻害状,湿度大时病斑上生灰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可与冻害区别。
(七)茶藻斑病
老叶片染病叶正、背面均可产生黄褐色针头大小圆形病斑或十字形斑点,渐呈放射状向四周发展为圆形至不规则形灰绿色至黄褐色病斑,大小0.5一1.0mm,病斑上可见细条状毛毡状物,后期病斑圆形或近圆形;稍隆起,呈暗褐色,表面光滑,有纤维状纹理,边缘不整齐。
(八)茶苗白绢病
发生在根颈部,病部初呈褐色斑,表面生白色绵毛状物,扩展后绕根颈一圈,形或白色绢丝状菌膜,可向土面扩展。1988.TV后期在病部形成油菜籽状菌核,由白色转黄褐色至黑褐色。1988.TV由于病菌的致病作用,病株皮层腐烂,水分、养分运输受阻,叶片枯萎、脱落,最后全株死亡。
上一篇: 什么是水稻旱青立?
下一篇: 一年哪二十四个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