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萎病是西瓜的毁灭性病害,又称蔓割病、走藤死、萎蔫病等,主要危害西瓜、甜瓜、黄瓜等瓜果类蔬菜的维管束。未采用嫁接技术的田块,一般发病率在5%左右,严重时可达50%以上,甚至绝收。
西瓜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以开花、抽蔓至结瓜期发病最重。苗期染病,幼苗不能出土即腐烂,或出土后不久顶端出现失水状,子叶和真叶颜色变浅,似缺水状萎蔫下垂,茎基部变褐色、缢缩,最后枯死,纵剖病茎可见其维管束变黄。成株期染病,初始叶片从基部向前逐渐萎蔫,似缺水状,中午烈日下表现尤为明显,早晚可恢复;持续3~6天后,整株(蔓)呈枯萎状凋萎,不再恢复正常,部分叶片变褐或出现褐色坏死斑块;茎基部缢缩,出现褐色条形水渍状病斑。在田间有时同一植株中部分枝蔓萎蔫,另一部分枝蔓仍正常生长,以后逐渐蔓延至全株;有的则表现同一条茎蔓半边发病,半边健全;也有的主蔓枯萎,而在茎基部长出不定根,发生新侧枝;有的病株后期,茎基部表皮破裂,茎蔓上病部纵裂;有时病株根部还会腐朽成麻丝状。但在病势急剧时,茎蔓3~4天即能枯死。在潮湿条件下,病部表面产生少量白色至近粉红色的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或流出琥珀色至紫红色胶状物。
检视病株的根或茎蔓,可见其须根很少,根和茎蔓的维管束导管全部变成淡黄色至褐色,这是病菌分泌的毒素毒害植株细胞而表现出来的症状,可作为诊断枯萎病的重要依据之一。在病变的维管束内常可检验出大量菌丝体和小型分生孢子。因菌丝体不断扩大和孢子繁殖堵塞导管,使茎叶失水而导致萎蔫死苗。
上一篇: 灌浆期——麦田管理措施?
下一篇: 番鸭的免疫程序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