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热风灾害是在高温、干旱和大风的气候条件下,小麦受环境高温、低湿的胁迫,根系吸水来不及补充叶片蒸腾耗水,导致叶片蛋白质破坏,细胞膜受损,叶组织的电解质大量外渗。北方麦区小麦在灌浆期间,常遇高温、低湿并伴随着强烈的西南风而形成大气干旱,若此时土壤水分不足,会使小麦植株体内水分供求失调,导致籽粒灌浆不足,灌浆时间缩短,粒重大幅度下降,从而使小麦减产。干热风是农业生产上主要气象灾害之一.主要危害小麦.小麦干热风灾害会导致小麦一般减产5%~10%,个别严重的可达20%以上。为了减少小麦干热风的危害,特别介绍以下几种措施,供广大农民参考:(1)营造农田防护林。农田防护林有降低温度、增加湿度、削弱风速和减少蒸发蒸腾的作用,可以明显减轻干热风的危害。(2)选用抗干热风的小麦品种。(3)用氯化钙、复方阿司匹林等药剂拌种,可以促进小麦壮苗,增强小麦抗御干热风的能力。(4)巧浇麦黄水。通过灌溉保持适宜的土壤水分增加空气湿度,可以预防或减轻干热风危害。尤其是在小麦成熟前10天浇一次水可有效预防干热风的危害。(5)叶面喷施化学药剂。在小麦生育后期,在干热风来临之前,用石油助长剂、磷酸二氢钾、草木灰水、过磷酸钙、矮壮素等化学药剂喷洒叶面,可以改善小麦生理机能,提高小麦对干热风的抗性。
上一篇: 如何防治第二代棉铃虫
下一篇: 双孢菇人工栽培始于哪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