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足基肥,整地作畦。一般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4000公斤左右,大蒜专用复合肥50—60公斤,耕透耙匀,平整后作畦,生产中多采取平畦栽培,一般畦长10—15米,畦面宽1.3—1.4米,畦埂底部宽30厘米。
二、种瓣的选择与处理。选择瓣大色鲜,无伤无烂,无病虫害,不脱皮的蒜瓣作种瓣。按大小分级分畦播种,使植株生长整齐。播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加水配成500倍水溶液,每100公斤稀释液可沁泡种瓣100公斤,将种瓣沁泡24小时后捞出,晾干表面水分,立即播种。
三、播种覆膜。播种时按20厘米的行距先开沟,沟深8—10厘米按8—10厘米的株距进行点播,播深3—5厘米,每亩播30000株左右。要求播种沟深浅一致,覆土薄厚一致。摆蒜时,秋种大蒜高产栽培技术将蒜瓣背腹连线与播种行的方向相垂直。这样可以减少叶片间的重叠,使叶片能接受更多的阳光,增加光合产物的积累,并能达到苗齐、苗壮的目的。播种结束即可浇水,待水完全下渗后喷洒除草剂,选用44%戊氧乙草胺乳油(二甲戊灵10%,乙氧氟草醚4%,乙草胺30%)每亩215—200克,对水50公斤进行土壤均匀喷雾。喷药结束后随即覆膜。
四、肥水管理。蒜苗出土后,即可划破薄膜将苗引出,引苗的膜孔要用细碎潮土盖好。由于地膜覆盖栽培底肥施入充足,冬前一般不再追肥浇水。待次春幼苗返青后,浇足返青水,并追施尿素10公斤清明节前后,种蒜达到“退母期”,此期易出现叶片黄尖现象,要在“退母”前进行一次追肥浇水,每亩施尿素7.5—10公斤,以减轻或防止黄尖现象的发生,促进鳞芽花芽的分化。进入抽薹期生长旺盛,对肥水需求明显增加,当蒜薹“甩尾”时,结合灌水每亩施尿素20—25公斤,采薹后,一般不再追肥,以免茎叶徒长,使蒜头晚熟而且不耐贮藏,但在蒜头膨大期气温较高,水分蒸发快,为使蒜株维持健壮生长,要保持土壤有较高的含水量,加速鳞茎膨大,应及时灌水。为了促进鳞茎的成熟,增强耐贮性,收获前5—7天停止灌水。
五、及时收获。当蒜薹露出叶口7—10厘米,尖端打弯,花苞变白时,为采薹适期。商品干蒜的收获应在采薹后20天进行,当植株顶叶枯黄,假茎松软时,即可收获。
上一篇: 西蓝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下一篇: 怎样进行养猪发酵床的日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