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薯类作物 > 马铃薯 > 怎样防治马铃薯真菌性病害? 马铃薯

怎样防治马铃薯真菌性病害?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疮痂病
  
  发生普遍,秋季栽培发生较多,一般发生在碱性土壤上。这种有害的病菌潜伏在种过马铃薯的土壤中,它严重影响块茎质量,使块茎失去商品价值,但对产量影响不大。疮痂病主要危害块茎,结薯前期,薯块3厘米大小时容易被病菌侵染;当薯块的木栓层形成以后,病原菌就很难侵入。
  
  防治方法:秋马铃薯在块茎始成和膨大阶段维持较高的土壤水分,有减轻病害危害的作用,而在高温干燥条件下发病严重,土壤pH值增高,pH值为7~8的土壤中发病严重,可以施用酸性肥料以减轻病害。土壤温度21~24℃时病害最为猖獗,重茬和种过甜菜、萝卜、甘蓝、胡萝卜的土壤发病严重。可用8%的代森锰锌处理种薯,用0.2%的福尔马林(甲醛)播种前浸种2小时(整薯)。低温、高湿、酸性土壤和抗病品种是防病的有效措施。

  2、晚疫病

  晚疫病是马铃薯主产区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水浸状的病斑出现在叶片上,首先在叶片的顶端或边缘发生淡褐色的病斑,潮湿时变成黑色,在阴湿条件下叶背面可看到白霉似的孢子囊梗。几天内叶片将坏死。孢子入土可侵入块茎,表皮变成褐色病斑,组织下陷变硬,切开后可看到褐色坏死组织与健康薯肉无明显界限,呈云雾状分布。

  防治方法:应严密注视田间发病情况,发现中心病株要及时拔除,并喷药防治。目前防治晚疫病的药剂最好的是瑞毒霉可湿性粉800倍液,7~10天喷1次,连喷2~3次。其次是乙磷铝、40%可湿性粉剂200倍液、甲霜灵25%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7天左右喷雾1次,连喷2~3次,基本可以控制病情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