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场诊断本病主要发生于鸡,2~3周龄的鸡最易感,日龄增大对本病的易感性迅速下降,日龄越小发病和死亡越严重。剖检病变以贫血为主要特征,可见贫血变化,胸腺萎缩,骨髓萎缩,呈脂肪色。病鸡的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均显著减少,红细胞压积值在20%以下。
2.病毒分离肝脏含有高滴度的CIAV,是分离病毒的最好材料,可将肝脏制成匀浆,离心取上清液,加热70℃ 5min或用氯仿处理以去除或灭活可能的污染物,用于雏鸡、鸡胚或细胞培养接种。
(1)接种雏鸡:用肝脏病料1:10稀释肌肉或腹腔接种1日龄SPF雏鸡,每只0.1m1.观察典型症状和病理变化。
(2)接种鸡胚:用肝脏病料卵黄囊接种4~5日龄鸡胚,无鸡胚病变,孵出小鸡发生贫血和死亡。
(3)接种细胞培养物:用病料接种MDCC-MSB1细胞,每隔2~4天进行病毒继代培养,经1~6次继代培养后出现细胞病变,表明有CIAV感染。
3.血清学诊断可用血清中和试验(VN)、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感染鸡血清中的抗体。可用免疫荧光抗体或免疫过氧化物酶试验、DNA探针、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鸡组织或细胞培养物中的病毒。
4.鉴别诊断鸡传染性贫血应与成红细胞引起的贫血、MDV与IBDV感染、腺病毒感染、鸡球虫病,以及高剂量的磺胺类药物或真菌毒素中毒进行区别。对6周龄以下的鸡,从临诊症状、血液学变化、肉眼和显微镜下病变和鸡群病史的综合分析,可提示是鸡传染性贫血病毒感染。对血液的涂片镜检,可区分由成红细胞病毒引起的贫血。MDV与 IBDV均可引起淋巴组织的萎缩,并有典型的组织学变,但在自然感染发病鸡不引起贫血症。与急性IBDV感染有关的再生障碍性贫血也会发生,但比CIAV诱发的贫血消失早。腺病毒是包涵体肝炎-再生障碍性贫血综合征的主要病因,该综合征常发生于5~10周龄之间的鸡,而在单一病原感染的鸡不会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球虫病引起的贫血可见到血便与明显的肠道出血,而CIA没有血便,肠道见不到点状出血。磺胺类药物与真菌毒素中毒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但肌肉与肠道有点状出血,同时鸡群有使用磺胺类药物的历史。
上一篇: 什么是微型薯原原种?
下一篇: 长茄子长不直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