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渔业 > 水产保护 > 如何正确使用微生态制剂? 水产保护

如何正确使用微生态制剂?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选择适宜的菌种。不同种类的水生动物对菌种要求各不相同;同一菌株用于不同的水生动物,产生的效果差异也很大。使用时一定要了解菌种的性能和作用,如选择不当,不仅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还会破坏原有的菌群,甚至会引起疾病的发生。

(2)合理使用,适当的剂量及浓度。微生态制剂必须含有规定数量的活菌数才能取得应有的使用效果。不能与消毒药物同时使用,尽量选择在晴天上午9:00~11:00全池泼洒,适当增加增氧机的开启时间,保持水体中含有较高的溶解氧,每隔15~20天使用一次。

(3)选择适当的应用时间。 微生态制剂对于无公害产品的生产是个好方法,它能长期使用,而且连续使用能产生与使用抗生素近似的防治效果,但长期使用会增加养殖成本。因此应在养殖过程中选择适当的时间,作为一种生态调节剂使用比较合适。如:在病后的康复期,纠正菌群失调,治疗消化不良等,效果更好,也更实际。

1、要根据不同微生态制剂的特性正确使用
  光合细菌:①尽量将其与沸石粉合用;②宜掌握在水温20 ℃以上时使用,注意阴雨天和夜里勿用;③与有机肥或无机肥混合应用,光合细菌效果明显,并可防止藻类老化造成水质变坏;④水肥时施用光合细菌可促进有机污染物转化,避免有害物质积累,改善水体环境和培育天然饵料,保证水体溶氧,水瘦时应首先施肥再使用光合细菌,这样有利于保持光合细菌在水中的活力和繁殖优势,降低使用成本,此外,酸性水体不利于光合细菌的生长,应先施用生石灰,间隔3~4 d后,调节pH值后再用。
  硝化细菌:在生产中应用时如发现水质过肥时应先用沸石粉等絮凝后以降低水中有机物,提高透明度后,再用效果会更好。
  具体在使用上要有选择性和针对性,一般要改善养殖环境时应选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疾病预防上应选用双歧杆菌、乳酸菌等,要想提高饵料利用率,促进水生生物生长可选用乳酸杆菌、芽孢杆菌等。
  2、要有足够的剂量和持续使用效果才好
  首先使用剂量要足,且要连续使用,但也非越多越好,如使用水质净化剂要根据水质肥瘦和浑浊度大小,水浓浑浊度大可适当多用,在生产中掌握前期温度低,水环境较好时用量少,间隔时间长,后期周期短用量多。
  3、不能与消毒剂、抗生素合用
  在生产中微生态制剂如与消毒剂、抗生素和有杀菌作用的中草药合用会杀死有益菌或抑制其生长,起不了效果,具体在使用时还应注意在使用杀菌消毒剂等药物后,在药物有效期内不能使用微生态制剂,一般应间隔4~5 d,同时在使用微生态制剂后的有效生长期内也不应使用杀菌剂等药物。
  4、及时增氧
  微生态物在活化和繁殖时会消耗水中溶氧,因此一方面选择白天晴好天气使用,另一方面要及时使用增氧机,这样既可及时补充水中溶氧,又可通过增氧机搅拌作用尽早将有益菌均匀分布于水中,提高效果。
  另外选用上尽量使用高效复合型制剂和根据需要交叉使用,这样效果会更好,同时要注重保管防止使用过期和因保管不善而失效的制剂。
  总之,微生态制剂大都是还原剂,只能以预防为主,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使用,才能达到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