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鸽阶段的生理特点和生长发育营养需要 幼鸽的各种器官、组织发育还不成熟,幼鸽自己不会采食,各种坚硬的种子食物,幼鸽不能 消化吸收,只能消化吸收成鸽嗉囊形成高营养的“鸽乳”,幼鸽只有在亲鸽的哺育下才能存 活。其次幼鸽也是鸽子一生中生长最迅速的时期,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幼鸽生长发育快, 采食量大,饲料转化率高。 鸽子从一个鸽卵20 克左右,迅速增长至700 克,增加35 倍,此阶段身体的呼吸系统、循环 系统、运动系统得到最大程度的增长,为成为一只优秀的信鸽运动员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所以必须喂好哺育亲鸽,使幼鸽得到充足的营养物质。 二、幼鸽机体的组成: 幼鸽机体成分是水分、蛋白质和脂肪,含有70%-80%的水,4%-16%的Pr(蛋白质),6% -11.7%脂肪,1%-1.8%的灰分,无糖(糖的的含量极少)。 幼鸽中的氮成分中含有94%的蛋白质,4%的非蛋白质;大约17%的总氮是以游离AA 的形 式存在。 三、鸽乳的营养成分 大约 90%的鸽乳蛋白质为酪蛋白形成,结合少量磷脂,鸽乳中含有较高的谷氨酸和天门冬 氨酸。鸽乳的脂类占 8.1%,主要是甘油三脂(81.2%)和磷脂(12.2%),磷脂主要由磷 脂酰胆碱神经鞘磷脂和磷酰脂胆氨组成。 四、目前国内外鸽乳的研究进展 由于对幼鸽营养需要的目前国内研究较少,幼鸽的营养需要多参考肉仔鸡的标准。国外有研 究表明,幼鸽的合成代谢需要的能量为27.20%KT/kg.h。日粮中含20%的蛋白质对生长乳 鸽适宜。我国学者余有成等(1998)的研究认为,幼鸽人工哺育时日粮的CP(粗蛋白)为 21.98%,ME(代谢能)为13.56 兆焦/千克,蛋能比为16.2 克/兆焦,其生长速度最快。 且不同周龄乳鸽对日粮中CP和ME水平的反应各异,第2 周是CP(粗蛋白)22.0%与M E(代谢能)12.37 兆焦/千克时幼鸽生长速度最快,第 3 周则是CP(粗蛋白)23.5%与 ME(代谢能)12.34 兆焦/千克时幼鸽生长速度最快,第 4 周时CP(粗蛋白)23.5%与 ME(代谢能)12.94 兆焦/千克时鸽生长速度最快。 项目 营养需要 代谢能(KJ/kg) 11190 粗蛋白(%) 16 蛋能比(g/mJ) 230 钙(%) 0.9 总磷(%) 0.7 有效磷(%) 0.6 食盐(%) 0.3 蛋氨酸(%) 0.28 赖氨酸(%) 0.6 蛋+胱氨酸(%) 0.55 色氨酸(%) 0.26 亚麻酸(%) 0.5 VA(IU) 2000 VD3(IU) 250 VE(IU) 10 VB1(mg) 1.3 VB2(mg) 3 泛酸(mg) 3 VB6(mg) 3 生物素(mg) 0.2 胆碱(mg) 200 VB12(mg) 3 烟酸(mg) 10 Vc(mg) 4 注:维生素含量是每千克日粮中含量 据国内现已发表的资料来看,目前已掌握了幼鸽自1日龄起人工喂养的关键技术。但目前大 部分养鸽者还只是在幼鸽生长后期采用人工哺育的方法。究其原因:第一,有些养鸽者未能 真正掌握人工孵化和人工育雏的关键技术。第二,在实际应用中,人工孵化一般都没有问题, 但刚出生的乳鸽又小又难喂,给生产管理带来很多麻烦。第三,由于目前配制的人工鸽乳只 是在试验上获得成功,但对于目前多数养鸽者的技术水平不高,并且有些技术现仅处于试验 阶段,所以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出了取乳鸽生长后期人工育肥的方法,即乳鸽由亲鸽哺喂到 10 天左右,将其转移到人工哺育室,进行人工哺育。这种方法既可减轻种鸽的哺仔任务, 又缩短产蛋周期,减少种鸽的营养消耗,提高种蛋的质量, 提高种鸽产出数量。增加杂交次 数, 增加优良品种的产生。 五、人工哺育技术 采用人工哺育幼鸽,是一项科学性较强、要求卫生条件很高、操作细致的技术。搞好这项工 作,对于提高幼鸽肌肉质量,增加优良鸽产量,提高全群品种改良,竞技水平等将起着重要 的作用。具体做法是:将人工鸽乳装入有弹性的塑料瓶内,在盖上做一有尖嘴(即瓶盖上钻 孔,并安一塑料细管)左手提住幼鸽,右手拿塑料瓶,由幼鸽含塑料尖嘴,右手挤压塑料瓶, 这样就可进行哺喂。 人工鸽乳的配置方法是:90%的优质雏鸡料,5%的优质鱼粉,4%的熟食用油,1%的微量 元素及维生素添加剂,少许鸡蛋清,上述原料调匀后将温度控制在 35℃左右即可食用。适 当添喂健胃药。乳鸽长到10 日龄左右,亲鸽给乳鸽吐喂的半颗粒或颗粒状饲料,有些乳鸽 不能适应,常出现消化不良及嗉囊炎。这时应给亲鸽或直接给乳鸽吃些健胃药帮助消化。 目前的幼鸽人工哺育技术能提高鸽的生产性能,在生产实践中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存在 的主要问题是各个养鸽者的添加比例不同,甚至每个人所用的各种成分比例也不同,有时会 造成浪费。
上一篇: 羔羊假死的急救措施用哪些?
下一篇: 如何防止蔬菜秧苗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