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方位角:日光温室东西延长,前屋面斜向正南,可最大限度地获得太阳辐射能。在气候温和地区,可早揭草苫,方位角采取南偏西5°-10°,纬度较高的地区,早晨揭苫偏晚,可采取南偏西5°-10°的方位角。每偏东1°太阳光线与前屋面垂直时间提前4分钟,偏西1°则延迟4分钟,南偏东5°提前20分钟,南偏西5°延迟20分钟。
B、采光屋面角:吸收、反射与透过的光线强度与入射光线强度的比,分别叫吸收率、反射率和透过率。三者的关系是:吸收率+反射率+透过率=100%。塑料薄膜对光线的吸收率是一定的。光线的透过率决定反射率的大小,反射率小,透过率就高。入射角在0°-40°范围内,随入射角的增大,反射率增大,但变化不明显。设计时,以最小的冬至那天的太阳高度角和40°入射角为依据进行设计。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屋面角的获得是依据冬至正午的太阳高度角。也就是说,在冬至前后的一段时间里,只有正午透光率接近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太阳光能,但是,为了提高一天中温室前屋面维持较高透光率的时间,即延长每天入射角小于40°的时间,应将前屋面适当提高5°-7°。
拱圆形温室的前屋面的屋面角,受其形状影响,在其弧度的不同位置,角度不同。一般温室前部角度为60°-70°,距离温室前沿1米处为30°一40°,3米处20°-30°,4米处15°-20°,这样保证了温室前屋面的绝大部分有良好的透光率。温室前屋面后部,透光率较差,但这种结构保证了温室的保温日障睡比较合理的。为了避免温室前屋面遮荫,作为前屋的拱架材料,要采用小断面、高强度的材料,为了减少立柱遮荫可用拉杆和吊柱,以钢结构的骨架,强度最高,断面最小,但是投资较大。
C、日光温室的排间距:前后排温室间的距离,首先要做到后排温室在太阳高度角最小的冬至节的中午,不相互遮荫,在此基础上考虑中午前后多长一段时间后排温室不被遮荫,再考虑后排温室前面的被前一排温室遮荫的空地,由于被遮荫造成的低地温对后排温室地温的影响,要再加上一个修正值。在此基础上,再加上-个修正值K,K 一般为1-3米,K值过大,温室之间间距过大,一方面浪费土地,另一方面起前一排温室利用后一排温室阻挡冬季寒冷北风的效果;K值过小,后排温室不被遮荫的时段,仅为中午前后较短的一段时间,在这之外的时间,蔬菜仍可进行旺盛的光合作用。温室前后排之间距离的总的计算公式是:L1=L+K。
D、温室长度:温室适宜的长度是50米左右,最短不应低于15米,最长不应长于100米。
阳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能源,也是日光温室的主要热源。因此,设计日光温室时,首先要解决好温室的采光问题,最大限度地使阳光透射到温室内部。
我国北方地区的日光温室主要是在冬、春、秋三季使用。冬季太阳高度角低,日出在东南,日落在西南。因此,为了在冬季最大限度地利用阳光,日光温室多采用坐北朝南、东西延长的方位。
实践证明,冬季早晨外界气温很低。偏东温室在早晨揭开草帘后,室内温度往往明显下降。日光温室的方位尽量以偏西为好,这样有利于延长午后的光照时间和夜间保温。均以偏西5度为宜,不宜超过10度。
当光线入射角由0度增大到40度时,对透明材料的透光率影响不大,光量的反射损失率只有几个百分点;当入射角在40-60度内变化时,透光率随入射角增大呈显著下降趋势;入射角大于60度时,透光率呈急剧下降趋势。所以,40度的入射角或50度的投射角是影响透明材料透光率大小的临界点。在日光温室发展初期,便把冬至日太阳对温室采光面的最大投射角50度的采光角度定为合理采光屋面角。
一、日光温室建造的原则
建造日光温室在实用的基础上,应重点考虑以下几点:①采光蓄热和保温性能良好;②规格尺寸和规模大小适当;③有足够的强度,能抵抗大风、降雪等产生的负载;④能合理地调节温、光、水、气等环境条件;⑤建造材料尽量就地取材,注重实效,降低投资成本。
二、日光温室建造的要点
太阳是一个巨大的炽热球体,它长期保持着稳定的高温,蓄存着极大的能量。太阳辐射的主要波长范围在0.15~4微米之间,约占太阳辐射总能量的99%。
(一)温室的方位与透光
日光温室建 造的方位一般都是东西延长,坐北朝南,应以当地中午12时的太阳方位为准。
(二)塑料薄膜与采光
目前我国的日光温室大都选用塑料薄膜作为采光屋面的透明覆盖材料,厚度一般在0.08~0.12毫米之间。无滴水薄膜,可减少水滴对光的反射和吸收转化成潜热,增加透光率。与其他薄膜相比,无滴膜可使温室内普遍增加。
(三)前屋面的角度与透光
阳光照射到薄膜屋面上以后,大部分透人室内,但也有部分光被薄膜吸收和反射掉。薄膜的吸收是固定不变的,而透过和反射成反比关系。入射角越小, 透光率越高;反之则透光率越低。这里的入射角就是人射光和法线之间的夹角。但是人射角的大小与太阳的高度和温室采光面的坡度有一定的关系.
目前我国的日光温室大都选用塑料薄膜作为采光屋面的透明覆盖材料,厚度一般在0.08~0.12毫米之间。无滴水薄膜,可减少水滴对光的反射和吸收转化成潜热,增加透光率。与其他薄膜相比,无滴膜可使温室内普遍增加2℃~4℃。
上一篇: 黑小麦的有什么特别的营养价值
下一篇: 辣椒疫病的无公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