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 > 旱作节水技术遵循的原则? 其他

旱作节水技术遵循的原则?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旱作节水农业建设要坚持灌区节水和旱区节水并重的原则,工程措施、农艺措施和生物措施并重的原则,常规技术与高新实用技术相结合的原则

基本原则
  1.坚持分区谋划,突出发展重点

  根据区域资源和环境条件,围绕确保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农民增收,发展旱作节水农业以西北、华北、东北严重缺水地区为重点,兼顾西南季节性缺水地区,因地制宜确定不同区域的发展方向和模式,明确旱作节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推广的具体内容,逐步形成效益明显、各具特色的旱作节水农业发展新格局。

  2.坚持节约增效,促进持续发展

  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为核心,把节约水资源和提高利用效率放在旱作农业发展的突出位置,加强相关技术的集成组装和配套,减少降水资源的无效损失,提高农业生产中单位水资源的产出效率和效益,以增收激活节水,以节水促进增收,走出一条效率和效益双赢的旱作节水农业发展之路。

  3.坚持政府推动,动员社会参与

  明确各级政府及部门的职能和任务,创新和改革投入、管理及运行机制,建立稳定的投资渠道。同时,注意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调动农民应用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的积极性,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旱作节水农业建设,推进旱作节水农业稳定持续发展。

  4.坚持科技引领,突破技术瓶颈

  加强以生物和农艺节水为重点的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创新,强化工程节水措施与农艺、农机、生物、化学、管理等节水措施的联合应用,大力普及高效适用、简便成熟的实用技术和装备,推动综合技术的集成示范,不断突破制约旱作节水农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增强抗旱节水综合能力。

  5.坚持生态文明理念,推进协调发展

  按照人口、资源环境与农业生产协调发展的要求,根据区域降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妥善处理旱作节水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通过提高降水的利用率和产出效益,逐步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为实施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稳定的物质基础,实现生产与生态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