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培养 非洲紫罗兰一般一株宜观赏2~3年,栽培太久易出现叶小花小、花期短、畸型生长等现象。因此,需不断繁殖新株。非洲紫罗兰比较常规的繁殖方法是叶插。选取生长健壮的叶片。带叶柄扦插,一般3周以后发根,40天可见小芽顶出基质,60天小苗可长到2cm左右,此时可分株定植。此外,还可用 紫罗兰的腋芽进行芽插繁殖对失去观赏价值的老植株可进行茎插繁殖。
但是,无论是叶插还是芽插、茎插。都受繁殖材料及场地的限制,其繁殖速度较慢,很难进行大批量生产。而且,由于夏季气温高,细菌及微生物活跃,容易造成扦插材料腐烂。一般只在春秋两季进行扦插繁殖,这就大大限制了非洲紫罗兰的规模生产。 利用组织培养方法,可以对非洲紫罗兰进行快速繁殖和规模生产。选取生长健壮的叶片,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后,用75%酒精棉擦拭,然后投入0.1%Hgcl2液中消毒6分钟,再用无菌水反复冲洗5次。在无菌条件下,将叶片切成1厘米见方的小块,接种在培养基上。培养温度为24℃±2℃,光照强度为1500lux,每天光照10小时。
试管苗移栽及商品化生产技术 非洲紫罗兰的试管苗栽培及花前期管理非常重要。栽培得法,经3~4个月,即可形成株型整齐一致、花朵繁多、有极高商业价值和观赏价值的商品花。 试管苗移栽非洲紫罗兰喜肥沃疏松基质。选择的基质配方为2/4泥炭、1/4蘑菇泥、1/4木糠及少量(约1/10)珍珠岩。移栽前,先将基质在高压灭菌器中消毒15分钟,并将试管苗基部的琼脂冲洗掉,以免滋生杂菌,导致烂根。 选用长宽高为48×30×5cm的种植盘,将基质铺于其中并浇透水,放置片刻,即可将组培苗栽植其中。
花前期管理 定植后的非洲紫罗兰,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白天20℃~25℃,夜间15℃~20℃,一定的温差有利于紫罗兰开花。夏季温度不宜超过30℃,冬季温度不能低于10℃,低于10℃不仅停止生长,而且易产生冻害,造成叶片发软、腐烂。 定植后相对空气湿度仍需保持在60%以上。由于采用的基质保水性较好,非洲紫罗兰本身又有一定的抗旱性,因此,每周浇一次透水即可,以防盆中积水导致烂根死苗。
定植后仍需良好的通风和光照,但切忌阳光直射。温室内使用遮光网,夏季上午10点至下午3点进行遮光。 长到10~12片叶子时开始出现腋芽。腋芽生长较快,消耗大量营养,不仅使株形杂乱,更严重的是植株不开花,因此要及早除去腋芽。具体作法是,当腋芽长到0.5~1cm大小时,用镊子拔除。
花期管理不断去除腋芽的非洲紫罗兰生长迅速。在定植两个多月后,即有花茎从叶腋处抽出。每盆约有5支花茎,其上着生花芽。随着花茎伸长,其上又有小的分枝,如果营养充足,每支花茎上可开出6~8朵小花。盛花期约为70~80天。
开花期的光照、温度、湿度要求同花前期。每隔两周浇一次稀释的营养液,每周浇一次透水。此时切忌向花上喷施水和肥液。 另外,非洲紫罗兰花茎和叶片一样有向光性,因此要定期转动花盆,以使花朵居中,株形整齐美观,提高观赏价值。 盛花期过后,要及时剪去开败的花茎并去除部分老叶。更重要的是加强水肥管理,增加光照,约50天后可进入第二次盛花期。非洲紫罗兰管理得当,一年有七八个月可观花。但多次开花的植株,无论是株形还是花枝的整齐度,都不如新株,其观赏价值和商业价值大打折扣。因此,建议观赏两年的紫罗兰即弃之更新。
病虫害防治 温室栽培的非洲紫罗兰较少病虫害。对其病虫害防治建议以预防为主。
上一篇: 向日葵的浇水补灌原则?
下一篇: 桃树缺硼时果实有哪些症状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