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茎枯病的传播途径主要以分生孢子器或分生孢在病残体上越冬。田间或堆积在田埂上的枯老病残体上的分生孢器,在高湿条件下释放出分生孢子侵染,成为翌年主要初侵染源。茎、枝及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随雨水沿茎枝向下流,致茎基部形成大量病斑,或引起流行。一个侵染周期11―20天。
发病条件是该病早春始发,均温15℃潜育期7―10天,多经5―10天形成繁殖器官,以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早期形成的分生孢子器能越夏,成为秋季侵染源。该病多在梅雨或秋雨连绵的季节发生流行,均温19.8﹣28.5℃进入盛发期,连阴雨或台风暴雨后病情加剧,施用氮肥过多或缺乏,或土壤湿度大发病重。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
上一篇: 研究犬生长发育的意义?
下一篇: 中草药种子的休眠有哪些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