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期管理。一是苗期镇压蹲苗,谷子出苗后,为防止芽干死苗,一般要进行镇压提墒,二是防“灌耳”、“烧尖”,小苗出土若遇急雨,往往把泥浆灌入心叶,造成泥土於苗,叫“灌耳”,为了防止“灌耳”,根据地形可挖几条排水沟,避免大雨存水於秧,在土壤疏松、干旱、播种迟的地块,谷苗刚出土时,中午太阳猛晒,地温高,幼苗生长易被灼伤烧尖,造成死苗,要防止“烧尖”,必须做好保墒工作,增加土壤水分,使土壤升温慢。三是补苗移栽,谷子出苗后发现断垄,可用温水浸泡或催芽的种子补播,如果谷苗长大仍有缺苗需要移栽,以保证全苗。四是间苗和定苗,早间苗防荒,对培育壮苗有很大作用。由于谷子播种量要比留苗数大很多,因此苗一出土就拥挤,容易形成苗与草,苗与苗之间争肥、争水、争光的矛盾,如不及时间苗,就要影响谷苗的生长,影响后期生育,严重降低产量,以3-5叶为谷子的最佳间苗时间。五是中耕除草,苗期锄地兼有除草和松土两重作用,第一次中耕可结合间苗进行,可用化学除草,效果较好的药剂是2-4-D丁脂,每亩用72%2-4-D丁脂30-40克,兑水20-25公斤进行喷雾。
上一篇: 我国有多少月季品种?
下一篇: 玉米螟用什么方式防治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