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种草养畜应该明确5个基本原则。 2 因地种草
1 因畜种草
不同畜禽品种因生理特点的差异,对饲料的品种和品质有一定的要求,不同品种牧草之间的基本营养物质构成和利用对象也存在较大差别,因此,必须兼顾牧草品种特性和畜禽生理特点,依据所养畜禽品种,合理确定栽培的牧草品种,实现种草与养畜对象的合理结合。就畜禽品种而言,草食畜禽比杂食畜禽具有更强的消化利用粗纤维的能力,所以,草食畜禽品种对牧草品种的选择面更加宽泛,相应的杂食畜禽对牧草品种的选择面较狭窄。就牧草品种而言,禾本科牧草品种产量、粗纤维含量和能量水平较高、粗蛋白质含量较低,豆科牧草品种产量较禾本科稍低、粗纤维含量和能量水平较低、粗蛋白质含量较高,多汁类牧草品种产量较高、蛋白质含量居中、含水量较大、粗纤维和能量水平低。所以,禾本科牧草一般适宜饲养草食家畜,豆科牧草既适宜草食畜禽使用,又适宜饲喂杂食畜禽,多汁类牧草比较适宜杂食畜禽品种。
种草养畜是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充分发挥牧草生物产量高、营养均衡的特点,增加饲料的有效供给和畜禽饲养数量,提高养殖业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因此,生产数量多、质量优的牧草产品是主要环节。种草的基础是土地,不同牧草品种对土壤条件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虽然多数牧草的适应性都比较强,对土地质量的要求不是非常苛刻,但是,不同的地力条件对牧草的营养生长和终生产量影响很大。
3因时种草
气候条件也是影响牧草生产水平的重要因素,不同牧草品种对温度、湿度、光照等有不同要求,牧草主要生长阶段只有在其适宜的域值内才能达到预期的营养生长效果。因此,必须根据牧草品种,综合气候因素,以一次播种保全苗和实现高产量为目标,科学确定播种期,在适宜期内种草。一般来说,多数牧草品种在春季土地解冻后、冬季封冻前都可以播种,从有利于生产角度出发,大多数生产者都选择在春季播种。但是,有些品种不适宜春季播种,在干旱地区早春播种会影响出苗和生长。
4科学管草
牧草生产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农业生产系统,在牧草生产中只有实现品种特性、土地基础、气候条件、管理水平等综合因素的有机统一,才能达到预期的产量指标、质量标准和经济效益,满足不同畜禽生产需要。当前,在发展种草养畜工作中,种草环节管理不到位的现象相当普遍,对生产影响较大的包括杂草侵袭、病虫害威胁、肥力不足、干旱缺水以及多年生品种返青率低等,因此,在管理工作中主要是采取相应的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以上问题。
5 合理用草
合理用草的基本要求是,根据畜禽品种做到所使用的牧草品种适宜、搭配合理、用量合适、用法科学、营养满足需要,要针对牧草的种类、品质以及畜禽的种类、生产阶段、生产方向选择使用牧草。牧草品种的选择除了坚持因畜种草外,在使用中主要是注意品种间的适当搭配,特别是注意禾本科与豆科的科学搭配,以达到营养成分互补,各种物质均衡供应,这样既可以满足畜禽生产需要,又能够提高牧草的转化利用效率和畜禽生产的效果。
上一篇: 丝瓜地里的黄守瓜该怎么防治?
下一篇: 羊瘟怎么防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