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西葫芦 > 怎样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细菌性叶枯病? 西葫芦

怎样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细菌性叶枯病?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主要症状

西葫芦细菌性叶枯病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为害叶柄和幼茎。幼叶染病,病斑出现在叶面,形成黄化区,但不很明显,叶片背面出现水渍状小点,而后病斑变为黄色至黄褐色圆形或近圆形,大小 1~2毫米,病斑中间半透明,病斑四周具黄色晕圈,菌脓不明显或很少,有时浸染叶缘,导致部分叶肉坏死。苗期生长点染病,可造成幼苗死亡,扩展速度快。幼茎染病,茎基部有时开裂,棚室经常可见,但为害不重。

【防治方法】:
(1)选用耐病品种,如津研2号、6号,津早3号,中农5号,碧春,黑油条等。
(2)从无病瓜上选留种,瓜种可用70℃恒温干热灭菌72小时,或50℃温水浸种20分钟,捞出晾干后催芽播种;还可用次氯酸钙300倍液,浸种30-60分钟,或40%福尔马林150倍液浸1.5小时或100万单位硫酸链霉素500倍液浸种2小时,冲洗干净后催芽播种。
(3)无病土育苗,与非瓜类作物实行2年以上轮作,加强田间管理,生长期及收获后清除病叶,及时深埋。
(4)保护地黄瓜重点抓好生态防治,方法见霜霉病。须用药时可选粉尘法:喷撒10%乙滴粉尘剂,或5%百菌清或10%脂铜粉尘剂,每亩次1公斤。
(5)露地推广避雨栽培,开展预防性药剂防治,于发病初期或蔓延开始期喷洒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0%琥·乙膦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400倍液,亩用对好的药液60-75升,连防3-4次。琥胶肥酸铜对白粉病、霜霉病有一定兼防作用。此外也可选用硫酸链霉素或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1:4:600铜皂液或1:2:300-400波尔多液。40万单位青霉素钾盐对水稀释成5000倍液也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