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甘蓝 > 怎样识别和防治甘蓝类蔬菜黑根病? 甘蓝

怎样识别和防治甘蓝类蔬菜黑根病?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症状识别
黑根病主要危害蔬菜苗期的根颈,定植后一般停止发展,也能造成田间缺苗。病菌危害植株根颈后,受害株叶色转淡、萎蔫,叶片下垂,下部叶变黄,最后干枯死亡。病株易拔起,拔起后可见病部呈黑色或黑褐色,依被害时苗龄大小缢缩明显或不明显。湿度大时病部可见灰白色至灰褐色霉状物,亦能引致皮层腐烂。若结球期遇阴冷多雨天气,地际叶柄被侵,会产生凹陷水渍状褐色病斑,潮湿时可见褐色蛛丝状霉,严重的能导致叶球内部腐烂,但无恶臭,可区别于软腐病。
二、防治方法
1.选择地势高、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供水方便的地块育苗。
2.加强苗床管理。用无病的新床土,若用旧床土应进行土壤消毒;有机肥料一定要腐熟并施匀;播种均匀而不过密,盖土不宜太厚;依天气情况进行保温和放风;需洒水时应在上午进行,每次不宜过多,洒水后注意通风。
3.床土消毒。可每平方米用5%恶霉灵原药精品1克与15~20公斤过筛干细土充分混匀制成药土,播种时先将苗床底水浇好,把1/3的药土作垫土,播种后将另2/3的药土撒在种子上作盖土(使种子夹在药土中间)。
4.对可能带菌的种子进行处理。用种子重0.3%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拌种。
5.及时拔除病苗,减少传播蔓延。定植时除掉病苗,避免带进菜田继续造成危害。
6.药剂防治。发病初期清除病苗后,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0%多·福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95%恶霉灵原药精品3000倍液等防治。

病害症状

结球甘蓝、球茎甘蓝、抱子甘蓝和芥蓝等甘蓝类蔬菜苗期受害重,病菌主要侵染幼苗根茎部,致病部变黑或缢缩,潮湿时其上生白色霉状物,植株染病后,数天内即见叶萎蔫、干枯,继而造成整株死亡。定植后一般停止扩展,但个别田仍继续死苗。此外,该病还可表现为猝倒状或叶球腐烂。


化学防治

(1)95%敌磺钠可湿性液剂180~360克/亩,20%甲基立枯磷乳油(一支清)150~220克/亩,66%敌磺·多可湿性液剂500~600倍液,23%络胺铜(垦克菌)0.2~0.25克/株,40%五氯硝基苯(土净净)5000克/亩,20%乙酸铜(土菌灵)1000~1500克/亩。
(2)施用移栽灵混剂,杀菌力强,同时能促进根系对不利气候条件的抵抗力,能防止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农业防治

(1)选用排水良好高燥地块种植。
(2)施用石灰调节土壤酸碱度,使种植田块酸碱度呈微碱性,用量每亩施生石灰50~100公斤。
(3)苗期做好保温工作,防止低温和冷风侵袭,浇水要根据土壤湿度和气温确定,严防湿度过高,浇水时间应改在上午进行。
(4)有条件的施用5406抗生菌肥料或SH土壤添加物,主要成分为甘蔗渣、稻壳、贝壳粉、尿素、硝酸钾、过磷酸钙、矿灰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