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 大葱霜霉病发生与防治?

大葱霜霉病发生与防治?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大葱霜霉病的发生规律:

田间病残体中的病菌卵孢子和鳞茎中的潜伏菌丝体为主要初侵染菌源。卵孢子在土壤内病残体中可存活数年。葱类种子中有菌丝体潜伏,种子表面也可粘附卵孢子,但带菌种子能否传病尚未有定论。越夏或越冬的卵孢子以及鳞茎传带的菌丝体都能侵染幼苗,形成系统侵染病株。秋播葱苗染病后,菌丝在秋冬季节随生长点在体内蔓延,2~3月间即出现系统侵染症状。病部陆续产生病原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孢子囊随风雨和昆虫传播,接触叶片,在叶面水滴中萌芽,产生芽管,由气孔侵入,形成局部侵染。叶片和叶鞘发病部位的病菌向基部蔓延,引起鳞茎感染。孢子囊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也能侵染鳞茎。在适宜条件下可发生多次再侵染,形成大流行。

(二)大葱霜霉病的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或轻病品种。假茎紫红、叶管细、蜡粉厚的大葱品种发病较轻。红皮洋葱较抗病,黄皮的较感病,白皮的易感病。发病地避免连作,实行3~4年轮作。保持田园卫生,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及时深耕。选择地势平坦、排水方便的肥沃壤土做苗床和栽植地。雨后及时排水,土壤湿度高时,浅中耕散墒。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定植时淘汰病苗,早期拔除田间系统侵染病株,携出田外烧毁。

与非百合科蔬菜轮作2~3年以上。选择地势较高,不易积水的地块种植,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合理密植,适时施肥适时浇水,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小水勤浇,严防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并集中销毁。

(2)发病初期的防治:

72%锰锌·霜脲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38%噁霜嘧铜菌酯800-1200倍液(特效);

687.5克/升氟菌霜霉威1000-1500倍液;

(3)发病普遍时的防治:

687.5g/L霜霉威盐酸盐·氟吡菌胺悬浮剂800~1200倍液;

25%双炔酰菌胺悬浮剂1000~1500倍液;

66.8%缬霉威·丙森锌可湿性粉剂700~1000倍液;

25%吡唑醚菌酯乳油1500~2000倍液;

38%噁霜嘧铜菌酯800-1200倍液(特效);

687.5克/升氟菌霜霉威1000-15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