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生为害特点茶芽枯病主要为害营养物质丰富的春茶幼嫩芽,先在叶尖或叶缘产生黄色或黄褐色小病斑,后扩展成不规则形状,病斑边缘不明显。芽尖受害成黑褐色枯焦状,萎缩不能伸展,病斑叶片易破碎并扭曲,严重制约高档茶的制作,降低了春茶的经济效益。 该病是由半知菌亚门叶点属真菌侵染12582农村信息网引起,在气温15-20℃,春雨绵绵,湿度偏大时,病菌孢子借风雨传播到幼嫩器官上侵染致病。当气温高于28℃时,病菌生长受抑制,停止发病。 二、防治技术 1、加强健身栽培,首先要对茶园增施有机肥,萌芽期结合用药喷施复硝钠,提高芽叶抗病力,一般每667平方米用1.8%复硝钠水剂10毫升,兑水50-75千克喷雾2-3次,不但能有效的防治茶芽枯病,而且能显著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加茶叶产量。 2、及时采摘。春茶期间实行早采、勤采,可附带清除菌源,减轻病害发生。 3、适时用药。用药宜早不宜迟,严格掌握好用药安全间隔期。用药时间可在春茶萌芽期和发病初期各用药1次,当年发病严重的茶园,可在秋茶结束时进行封园用药。药剂可选用:50%托布津WP或50%多菌灵P500-800倍液喷雾;在非采摘茶园上可用65%代森锌WP600倍液,用药时雾点要细,喷药要均匀,可提高防病效果。
上一篇: 辣椒黄萎病的病原是如何越冬的?
下一篇: 冷水鱼主要具有哪些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