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禽养殖 > > 如何搞好产蛋鸡的饲养管理?

如何搞好产蛋鸡的饲养管理?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按不同日龄阶段进行饲喂管理

蛋鸡产蛋期的阶段划分,大体上以19~25 周龄为产蛋前期,26~45 周龄为产蛋高峰期,46~72 周龄为产蛋后期。

1 、产蛋前期的饲喂管理要点

育成鸡转入产蛋鸡舍以后,这一时期是鸡群发育最重要的时间。一方面是维持体重的增长;另一方面是保证生殖系统发育,为进入产蛋高峰期做准备。鸡群开始见蛋以后,产蛋率逐日增加,而且上升很快,蛋重也在逐步增加,保证充足的营养是充分发挥其生产性能的根本。育成鸡转入产蛋鸡舍以后,应开始饲喂产蛋前期饲料。日粮中的钙需要量由1%增加至2.25%,这一时期鸡的卵巢和第二性征(鸡冠、肉髯) 发育很快,采食量显著增加,必须任其自由采食,以满足其营养需要。

当鸡群产蛋率达到5%时,开始饲喂产蛋高峰期饲料,即预付营养,这样有利于鸡群达到产蛋高峰,解决因饲料营养水平不足而不能达到产蛋高峰的问题。

2、 产蛋高峰期的饲喂管理要点

进入产蛋高峰期,产蛋鸡对外界干扰因素非常敏感,一旦受到外界干扰就会给养殖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做好高峰期饲喂管理至关重要。

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产蛋率达到90%以后,仍可以继续维持4 个月左右,80%以上的产蛋率可维持更长的时间。因此,产蛋高峰期饲料要全价、稳定,不可轻意改变。同时必须保证鸡只的日耗,并通过饲喂方式刺激鸡只采食量的增加,尤其注意喂料时间,要避开上午8:00—10:00 鸡群产蛋集中的时间,尽可能避免对鸡群能造成应激的一切因素,种鸡应避免在下午输精期间喂料。

3 、产蛋后期的饲喂管理要点

从鸡只的生理角度出发,经过产蛋高峰期,即便饲喂再多的优质饲料,鸡只也无法生产更多的蛋,这时要根据产蛋率的下降情况,适当调整饲料,减少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并适当增加饲料中钙的含量。产蛋高峰期过后,每天下午3:00—4:00,在饲料中额外添加贝壳砂或粗粒石灰石,可以加强夜间形成蛋壳的强度,有地改善蛋壳品质,添加维生素D3 能促进钙、磷的吸收。这一时期还需要注意,不能有“产蛋减少就减少喂料量”这样的错误观念。如果为了降低成本而盲目减少喂料量,反而会给鸡群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产蛋率会降得更快。因此建议产蛋高峰期过后,根据鸡群的日龄结构、日耗以及产蛋情况,适当减少日粮中蛋白质的含量。另外,日粮中蛋白质含量的比例与蛋重成正比。当代谢能水平恒定时,日粮蛋白水平越高,则蛋重越

大,且在高峰后期尤为明显。显然,对于蛋种鸡养殖户,不希望出现此类情况,因为蛋重过大将直接导致

种蛋合格率下降、受精率降低(蛋重过大,孵化过程中的破蛋数量将会增加),甚至会使母鸡因脱肛而死亡的比例上升,从而使得种蛋成本增加,给养殖户造成间接损失。

1、产蛋前期(21~42周龄)

所谓产蛋前期实际上主要是产蛋高峰期。一般从21周龄即步入了正式开产期,经过5~6周的快速增长即可达到产蛋高峰(产蛋率达90%以上)。此时产蛋鸡敏感又娇气,抗病力较弱,必须加倍精心照料培育。

① 对日粮营养水平要求

从5%产蛋率开始(21周龄)就给予高峰期的日粮,产蛋快速增长的同时,体重仍在继续增长。这种营养水平先于产蛋到达高峰期时有益于蛋鸡营养物质的储备和体成熟,从而达到延长产蛋高峰期的目的。除要求日粮粗蛋白18.0~19.0%,代谢能不低于2.80兆/千克,钙3.30~3.8%,有效磷不低于0.4%的水准外,还要求日粮中各种氨基酸比例的平衡及含有丰富的复合维生素、矿物质和复合酶类。

② 对舍内环境要求:

步入盛产期的鸡对内外环境、饲养条件等甚为敏感,各种应激都会造成产蛋率的明显下降且很难恢复。因此要努力营造一个稳定而舒适的产蛋环境。主要包括舍内温度、湿度,空气质量,通风与光照以及饮食与环境卫生等方面。

③ 对光照要求:制定严格合理的光照制度。开产后随着产蛋率的上升要相应地逐步延长光照时间(此时光照时间对产蛋影响甚为重要只能延长不能缩短)至到产蛋高峰(大约在27周龄前后)将光照时间恒定在16—16.5小时。每天的开、关灯时间都要严格固定,不得随意改变。

④ 产蛋期间不可断水,同时要确保饮用水清洁卫生,

⑤ 饲养人员日常工作中要做到轻拿轻放,严禁非工作人员入舍,尽量避免因外界刺激而造成的各种应激反应。

2、产蛋中期(43—60周龄)

此时是产蛋高峰后产蛋率逐渐下降期,但平均产蛋率仍保持在80%以上的较高水平上。如何使产蛋率保持平缓下降是此阶段饲养管理的关键。

① 要向对待产蛋高峰期一样思想上要重视,决不可以为产蛋高峰已过而放松管理或盲目降低日粮营养标准。

② 此时鸡群普遍出现不同程度的羽毛脱落现象,鸡舍屋顶、墙壁、门窗等设施积蓄有一定的尘埃污物杂毛,舍内空气质量与产蛋初期相比会有一定程度的污染和恶化。因此,更需要加大对舍内环境卫生的整治和清理。营造一个安静、卫生、通风良好、温暖舒适的舍内环境是产蛋鸡任何时候所需要的。

③ 日粮营养方面可适当降低粗蛋白水平(16.5%),适量提高复合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水平。

3、产蛋后期(61周龄—淘汰)

从产蛋鸡生产能力及生殖生理周期规律而言,进入60周龄以后就可视为产蛋后期了,此时群体产蛋率已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70%~75%),既使供给高水准日粮也很难改变。由于鸡体生殖机能的退化,对钙、磷的吸收利用能力也有所降低,为此在日粮营养水平构成上要做一定的调整,以高能量,高钙,低蛋白为特点。代谢能2.8兆/千克以上,钙3.6~4.0%,总磷0.65—7.0%,粗蛋14—14.5%。在管理上可将光照时间延长0.5—1.0小时,以增强对母鸡性腺活动的刺激,从而增加产蛋强度,同时将休产,低产鸡淘汰剔除。

因产蛋母鸡逐渐进入休产期,体能消耗降低,供给高能量日粮有助于体脂囤积而获得较大的淘汰体重。淘汰时间主要取决于产蛋水平和市场价格,只要无利润没效益即可淘汰。